历史

050章 收获季(1/2)

    一之后,放榜日。

    中国奥数队拿到官方发送的成绩排名榜后,欢呼雀跃。

    六位队员的分数是:

    沈奇4(+1)、吕丘建、杨锐、周雨安、于磊0、鲁文林8。

    中国奥数队总分:198

    其中除了8分的鲁文林获得银牌,其余五位队员全部获得个人金牌。

    中国队的198是团队最高分,俄罗斯、美国以19、185排名第二、第三。

    “哇喔!冠军!”

    “我们是冠军!”

    中国队的伙子们击掌相庆,气氛欢乐。

    “沈奇,厉害了,最高分。”

    “沈奇,你的4+1是什么鬼?”

    “对啊,我也纳闷,要么4,要么4,这4+1是什么鬼?魔群?从我们队的总分计算来看,应该是给我算了4分,括号里的+1是备注吧?”沈奇也是一脸茫然。

    “不管如何,沈奇你肯定是金牌第一名,恭喜你!”

    “要是沈奇你拿不到满分,我们很有可能输给俄罗斯。”

    “沈奇大佬我给你跪了。”

    各队员纷纷对沈奇表示膜拜,I赛场上拿满分确实不易。

    “这个团队冠军是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来的,光我一个人拿满分也没用。总而言之我爱你们,老哥,你们都很稳。”沈奇快乐的笑了。

    当中午,颁奖仪式在伦敦南岸大学大礼堂进行。

    中国奥数队六位队员身着统一西装,领取了象征最高荣誉的团队金杯。

    咔嚓咔嚓。

    记者们在台下拍照,大多是英国本地记者,其次是美国和中国记者。

    一些速报随即被记者们发了出去。

    “中国奥数队以198分夺得国际奥数竞赛团队冠军!恭喜中国奥数队卫冕成功!”—这是中文版的速报。

    “国际奥数竞赛,团队冠军中国,亚军俄罗斯,季军美国。”---这是西方媒体的速报。

    速报非常简洁,简单明了陈述客观事实。

    实际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非常重视数学。

    中国的学科竞赛不止数学一门,但竞赛种类最多、最受重视的是数学。

    在西方国家,数学不仅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

    I自然是倍受中西方媒体关注的,团队冠军很重要,个人排名或许更重要,数学这门学科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高端实验室,大多数时候靠才的个人能力推动向前发展。

    中国队领完团队冠军奖项后回到观众席。

    团队冠军奖杯只有一尊,团队冠军金牌一人一块。

    沈奇欣赏着手中的团队金牌,圆圆的,闪闪的,挺好看的。

    系统提示:“恭喜宿主获得新成就,国际奥数竞赛团队冠军!奖励学霸积分15000点,乘以数学主赋系数,实际奖励值为万点学霸积分。结余5987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系统君,你潜水好几了,一露面就给我惊喜呀。”沈奇攒到了近6万点学霸积分,可以直接升级数学指标为6级。5级升6级需要5万点学霸积分。

    接下来俄罗斯队和美国队上台领取团队亚军、季军奖杯。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有请《数学年刊》主编马尔韦斯先生、《数学学报》主编贝尔先生为个人铜牌获得者颁奖。”

    马尔韦斯先生和贝尔先生或许不出名,但他俩主编的数学专业刊物《数学年刊》、《数学学报》在数学界如雷贯耳,是全球最顶尖最权威的数学刊物。

    马尔韦斯先生和贝尔先生给个人铜牌获得者颁奖完毕,接下来由英国皇家学会秘书长和克雷研究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