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勾陈 > 重生勾陈-第19部分

重生勾陈-第19部分(1/2)

    等武吉说完离开后随手抽出雷震的资料看了起来。

    ~~~~~~~~~~~~

    谢谢您的点击阅读,朋友若觉得喜欢,还请收藏本书。

    第八十九章 难题

    子时三刻,陈勾入定中醒来,略微感受一下身体的状况,满意的点点头。

    白日里先是摆下神文幻阵耗尽神识,清气化雷的尝试又耗尽全身的灵气,似乎非常凄惨,可经过数个时辰的修炼,自己的修为却有那么一丁点的进步,陈勾自然十分满意。

    不过想起清气化雷的尝试,陈勾突然有些头疼,就像他与武吉、杨戬等人说的那样,清气化雷的本意就是,引雷入体辅助修行,为将来的《勾陈天书》铺平道路。如今却变成无法控制的天雷珠,稍微碰触就会爆炸,实在令人郁闷。

    以玉清道法聚拢天地清气的思路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衍生出神雷,衍生出的神雷又该如何控制?

    秦完借用阵法解决这一切问题,威势倒是惊人,堪比十二金仙的存在,可惜局限性太高,尤其阵法摆下后,任十二金仙思考破阵之法,不过自取灭亡。

    在陈勾的心目中,清气化雷最好成为一种神通,招手即来,挥之即去,骇人心魂。当然这种情况应该是修为达到一定境界才能实现,如今他的想法就是召唤出‘听话’的神雷即可,修行而已,不在乎时间的长短。

    ‘地烈阵’的以火驱雷,让陈勾眼前一亮,雷电本源为引的计划顺利出炉,可对金吒试验后,他无奈的发现,有三大难题等待解决。

    其一,如何再现今日的狂暴雷电?陈勾不得不承认自己走了狗屎运,竟能一次成功召唤神雷,但第二次可就不好说了。

    按照他的计算,一丝本源雷电引动附近的清气,而后衍生出雷电,散逸出的雷电再引动外面的清气,循环往复,理论上能引动所有的清气衍生出神雷,可实际引动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毕竟从一开始陈勾就放开对清气的控制,受雷电冲击,相当多的清气消散一空。

    其二,如何约束散逸的雷电?上面的问题还好解决,毕竟成功过一次,以后多做几次试验,掌握规律即可引动大部分的清气,可这个难题,陈勾毫无头绪。

    想想‘天绝阵’,雷电游动不休,却听从秦完的指挥,实在令人羡慕,陈勾决定偷偷摸摸的潜上封神台,问一下秦完,无论天君愿不愿说出‘天绝阵’的秘密,总要尝试一番。不过在此之前,必须与黄龙真人商议一下,看真人能否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其三,如何雷电入体加快修行?或许上面的那个问题解决时,能顺带解决这个问题。实在不行只能化作本体,来容纳狂暴的雷电,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说在哪里试验,西岐城里不合适,容易被人察觉;试验时如何保护自己,试验可是连续进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保护措施等等。

    这些都是小问题,陈勾相信自己也能轻易解决,如今‘清气化雷’试验的关键就看秦天君需要什么,自己又能给他什么,天绝阵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提示。

    陈勾很想现在就去问问秦完,可惜时机不对,十二金仙名义上论道,不理会西岐俗世,暗地里却一直关注西岐动向,若被他们察觉自己上封神台与截教门徒交往,那可就惨了,还是找个时间与黄龙真人谈过后再去。

    “嗯,等破了‘风吼阵’就与真人商量,至于上封神台的最佳时机,却在闻仲请来赵公明后,想必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不单单燃灯垂涎,十二金仙的目光集中于赵公明身上,正是好机会。咦,定海珠?定海珠!”

    陈勾突然犹豫起来,是不是要留在西岐等待机会?

    “不,我不能留在西岐瞎参合,万一对定海珠起了别样心思,那可真是大麻烦。”

    打定主意后,陈勾突然轻松许多,身为后世之人,又怎会不对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垂涎?这玩意儿被燃灯用来演化二十四诸天,成就过去佛,实乃一件不错的先天灵宝。

    只是灵宝虽好,上面纠缠的因果实在太深,与后世佛教的因果暂且不说,单说赵公明丢失定海珠,去三霄那里借来金蛟剪,结果被姜子牙用钉头七剑书拜死,惹来三霄的怒火,十二金仙被削去顶上三花,两尊圣人驾临西岐,这里面牵扯的人物实在太多。

    最后定海珠落到燃灯手里,他身为准圣,又是阐教副教主,自然无人去抢,也不敢去抢,可若落到陈勾手里,无异于一场灾难。

    陈勾也曾想过去谋求萧升手里的落宝金钱,不过细想燃灯夺定海珠的经过之后,他再也不敢打这个主意。

    记得《封神演义》里说,赵公明仗着定海珠连败五名金仙,甚至将黄龙真人拿下,次日邀战燃灯,未及数合,将定海珠祭起。

    燃灯借慧眼去看,一派五色毫光,瞧不见是何宝物,眼见宝物落下,不进芦篷,望西南上去了,恰好遇到萧升二人下棋,得二人相助以落宝金钱落下定海珠,不过萧升却在他面前被打死。

    里面相当诡异的是,燃灯为何离开芦蓬,往武夷山行去?身为准圣,他就没有一点办法对付赵公明?

    或许燃灯早已知晓落宝金钱的存在,这才引着赵公明往西南行去,这分明就是一个圈套,只为得到赵公明手里的定海珠。

    陈勾通过查探一些资料,对比一些神话事件,猜测燃灯应该是知晓四尊圣人暗算截教后,想从截教二代弟子手里捞几件灵宝,这才留着萧升设下如此圈套,正好赵公明展示定海珠的威力,被燃灯瞄上,从而埋下祸根。

    yuedu_text_c();

    当然这一切只是陈勾的猜想,还有许多疑点解释不清,可是谋求落宝金钱确实有不小的风险,对比收获后,陈勾果断的放弃谋求落宝金钱的想法。

    似乎想起什么,陈勾掐指一算:“丑时鸡鸣,我却要早些休息,准备明日与杨戬一道挑战丞相的兵法。”

    ~~~~~~~~~~~~~

    谢谢您的点击阅读,还请有推荐票的朋友支持一下本书。

    第九十章 输赢

    西岐城内遵循先天卦象立有八座兵营,共计九位统帅,其中丞相姜子牙被尊称元帅。

    此时位于东北方向的‘震’营内,三五成群的将领聚在一起,讨论刚刚结束的一场兵法较量,一场胜负出人意料的较量。

    一位瘦高个的天仙将领兴奋道:“真没想到,最后却是杨戬将军打败丞相,及三位兵法大贤,真乃我辈楷模。”

    满面青光的将领反驳道:“杨戬得胜不过仰仗三千草头兵的勇武,还有雷震子尽职尽责的马蚤扰,而比试的却是兵法,从这一点上来看,杨戬输了此战。”

    “三千草头兵乃是杨将军的训练成果,而雷震子却是听从杨将军的指挥才屡屡得手,将军在兵法上或许差那么一丁点,可他能从多方围攻中撑下来,足以证明他不比兵法大贤,还有丞相差,跟着他最有前途。”瘦高个得意的耸耸肩,上面有一件显眼的法器,代表他加入杨戬的门派。

    “训练草头兵谁不会?不过欺负丞相指挥的是普通士兵,胜之不武。”青光脸的额头上有一红点,隐藏有一件法器,代表他加入木吒的门派。

    “哼,你这家伙以前可是常常观看杨戬将军的兵法演示,如今却来诋毁将军。”瘦高个耻笑道:“难怪加入一个没有前途的门派,反复无常的小人而已。”

    “你算什么东西,敢说慈航真人立下的门派没有前途?目光短浅之辈。”青光脸喝斥道:“无常小人?我要与你断交,封神后再见即是死敌。”

    “断交!无常小人,希望你能活到再见的那一天。”

    “……”

    类似瘦高个与青光脸这样,原先关系不错,可是因为选择不同的教派,突然间闹翻的例子为数不少,不管是演戏给三代弟子看,还是真正的闹翻,总之阐教内部分化之势不可避免。

    另外一边,七八位地仙将领还没有选择今后加入的教派,反倒能心平气和的聚在一起,谈论彼此的看法。

    不过周围争吵声不断,皆是因为谈论输赢而起,他们也不敢随意说谁胜谁负,免得惹来麻烦,只好去谈论此战公认的亮点。

    “雷震子的马蚤扰实在强悍,竟能让围攻杨戬的一支军队瞬间瓦解。”一个道士打扮的将领说道,在军营中道士打扮可是非常少见。

    “我总感觉有些奇怪,为什么兵法大贤刻意防备雷震子呢?结果中军被他冲乱。”说话的此人一身银色战甲,在几人中间小有名气。

    “你昨天没有去东营,不知道那里发生什么事。”手持红缨枪的将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道出,“受神雷波及,金吒至今还未复原,如此可怕的神雷怎能不让人惊心?”

    被雷震子吓到的‘主帅’自然明白,任何力量都要被阵法吸收大部分,以免出现伤亡,无须担心神雷降下后有生命之忧,不过神雷一降,恐手下兵马‘损失惨重’,白白便宜其他‘元帅’。

    心有不甘的他调回围攻杨戬的兵马,打算将雷震子驱赶走,不料被雷震子抓住战机,一举击溃,成为第一个下场的‘元帅’。

    银甲战将突然道:“你们可知道东极尊者、北极尊者成为雷震子的手下?”

    这些地仙将领名义上是阐教门徒,实际不过炮灰而已,由于生活在阐教最底层的缘故,反而容易接受游方士的存在。

    红缨枪惊呼道:“什么,东极尊者?雷震子的手下?”

    只因地仙将领数量繁多,所以无论潜力如何,都不被三代弟子所重视,随意派出几名手下就可以招来一批,有点像白菜价,这也是几人一直未选择门派的原因,不是他们身价高,而是身价太低。

    不过好歹挂个阐教门徒的头衔,他们的情形勉强强过游方士,如今听说雷震子招收游方士,却一直没有招收阐教门徒,这让几人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难怪,难怪,开始我还奇怪惹上黄家的东极尊者,竟还留在西岐,原来如此。”道士伸手一指北方,“你们看,站在雷震子身后的可不就是东极尊者?”

    众人连连点头,银甲战将悄声道:“或许我等可以投奔雷震子,谋个更好的前程。”

    yuedu_text_c();

    看着如今风光无限的东极尊者,其他几人心动无比,一致赞同银甲战将的提议。

    …………

    却说十多位在兵法上极有天赋的将领聚在一起,顾不得教派之别,只为从此次比斗中吸取经验教训。

    如今他们的争论焦点落在草头兵上,这三千草头兵他们早有所闻,内心却十分不屑,认为杨戬耗费大量灵材铸造的草头兵,强大归强大,但还不如同等灵材下铸造数量更多的普通士兵,或许只有那些掌握不了太多兵马的游方士才会做如此蠢事。

    可今日一见,兵法与他们相差无几的杨戬,先是撑下丞相等人的围攻,预想中弱者最先出局的事情没有发生,而后又打败丞相等人,获得最后的胜利,实在令人大吃一惊,如此战绩让他们收起内心的不屑,认真分析提高普通士兵修为,从而铸造强悍兵马的优劣性。

    这一分析,十多人分成两派,一派坚持认为撑起庞大数量的兵马,才是王道;另一派认为,将手里的资源集中培养部分士兵才划算,将帅的能力可以从中更好的体现发挥。

    双方争论的不可开交,整个营区数他们那里最热闹,陈勾听说后,哈哈大笑:“此次兵法比试,杨戬必是最后的赢家。”

    陈勾知道,杨戬挑战丞相,只是想把游方士奉行的精兵策略传播出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三千草头兵,而非证明他比丞相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杨戬离大获全胜不远矣,只需有人推波助澜,陈勾很愿意做这个推手。

    想想封神之后,天庭正式扩充,从洪荒招收天兵天将,一方面增强天庭的实力,另一方面却是削弱洪荒大地的实力,从而稳定天庭的统治,追求的不就是精兵策略吗?

    ~~~~~~~~~~~~

    谢谢您的点击阅读,朋友若觉得喜欢,还请收藏本书。

    第九十一章 布局

    远古时期,巫妖虽然势弱,可在天仙的数量上,人族远远不如,哪怕到了轩辕时代,还是比不上巫妖两族的强势。

    不过,轩辕圣皇另辟蹊径,依靠绝对的数量组建兵团,先后打败鬼方、九黎,自此人族成为天地主角。

    可如此一来,造成一个不好的后果,数量至上论大行其道,军中将领以磨练自身兵法为第一要务,而对士兵的要求不怎么高,无论天子还是诸侯,极少集中资源创造强势兵团。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经夏商两朝,洪荒人族的内斗越发频繁,军队间的战斗趋于小型化,这是相对于立夏之前的小型化,依旧有数十万兵马对战。

    游方士率先提出精兵策略,却被正统将领讥讽为缺兵少将的无奈之举。偶尔的一次机会,杨妙君接触到精兵策略,于是萌发出打造一支地仙级别的军队,配上自己阐教三代弟子的身份,兴许能救出被困的母亲。

    杨妙君怀着一腔对昊天的恨意,选择一些妖怪做自己的手下,每日以兵法操练。后来劈山救母,杨妙君陨落转世为杨戬,等到他前世记忆恢复,再去寻早往昔手下时,却发现妖去山空,游历天下时依旧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只好从西岐再次打造自己的士兵,名曰草头兵。

    这段时间,草头兵的成长出现瓶颈,杨戬急需丞相的大力支持,拉着陈勾商量对策,才有了前面的一番兵法比试。

    比试一开始,并非像杨戬预料的那样,姜子牙成为众矢之的,而是他这个众人眼中的弱者,被四位‘主帅’联合打压,差一点撑不过去,幸好陈勾以马蚤扰战术拖垮一只兵马,杨戬又放弃一部分士兵,对方的联合之势瓦解。

    姜尚令下的兵马几乎毫无损伤,自然成为其他三位‘主帅’的眼中钉,被联合打压,姜子牙不愧为姜子牙,智计百出,硬生生拖垮两名‘主帅’,最后与杨戬决战,不过副手武吉被‘灭’,子牙手里的兵马所剩无几又疲惫不堪,实在抵不过等级高他们一级的草头兵,最终杨戬获胜。

    出人意料地兵法比试结果,让西岐将士谈论不休,陈勾闲坐于高台上,听东极尊者讲述一些行兵打仗的趣闻。

    倒不是他不想回去修行,只是十二金仙门下弟子争夺人才越趋激烈化,哪吒、杨戬几乎忙得抽不出身来,时不时要应付一些挑战,展示未来门派的实力。

    虽然他们的师尊派下一些以前收下的记名弟子辅助,可单单这些还不够。拉拢人才先说筹码,而后派下合适的弟子与人才过招,不一定需要赢,只要让他感觉到门派里,有与他志同道合的师兄弟,他不是孤单的即可。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双方筹码相差不大,却需要双方派出弟子对战,战斗的方式与待拉拢对象的擅长方面有关,允许拉拢外援。

    如今陈勾就是杨戬、哪吒的外援,幻术阵法方面要请他来做外援,偶尔还会与手持遁龙桩木吒对战一场,至于金吒暂时还未复原,他的一切事务交给文殊的另一名弟子管理。

    为了这两天争夺人才,十二金仙可是早早布局,像太乙、玉鼎、慈航这般派未来掌教高调加入西岐,而其他的金仙却是让喜爱的弟子,直接混入兵营中,以平等的身份发掘人才,交往人才,两种方式可谓各有各的优势,就看十二金仙手里有什么牌。

    而未来的昆仑掌教虽然布局较晚,可丞相的身份摆在那里,又是三军元帅,还有南极仙翁的暗中帮忙,轻易不会落于下风。

    慈航等金仙一边论着不知所云的道,一边透过神识指挥弟子的动向,不过黄龙真人却是个例外,他早年与龙族闹得很僵,后来废除玄功留下隐疾,发作起来六亲不认,封神前一直孤家寡人,自然没有立教资格。

    在阐教二代弟子里,除了南极仙翁,十二金仙,云中子等少数亲传弟子外,还有数十位记名弟子,数量上比不过截教的数百名记名弟子。这些记名弟子修为徘徊在太乙金仙与太乙真仙之间,但踏入大罗金仙的可能性为零,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yuedu_text_c();

    鉴于雷震神通初显,广成子等担心门下弟子对他处处让步,而他们受先前论道誓言的约束,不可离开芦蓬,只好邀请一位记名弟子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