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在秦末 > 穿越在秦末-第34部分

穿越在秦末-第34部分(1/2)

    千人,面对数万的精锐,虽然抵挡厮杀了片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卫倒地,到最后,也只有几名统领奋血孤战。在他们脚下,死去的秦军已经堆积成小山,他们几人就如同孤独客站立在尸体堆上,执剑撑地,随后几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一同大笑道,“大将军,我等誓死追随您!哈哈,哈哈……”笑完,这几人擎剑自刎,没有给包围的秦军砍杀的机会。

    而在另一边,听到几人的大呼,蒙恬一剑格挡开徐将军的攻击,同样大笑,“我蒙恬立于天地间,赵高阉狗,怎是你这等小人所能欺辱?”

    随后他向着几人冲锋过去,徐将军众人也是爆喝的一同攻击而来,蒙恬一剑刺入徐将军的腹中,但是他也同时被其余几人的利剑刺中。蒙恬只感觉口中苦涩,一口鲜血吐出,身子越来越乏力,他费尽全身的力气,从徐将军腹中拔出自己的胜邪剑,而后撑地令自己不会倒下。

    蒙恬混着血水的口中,不甘心的仰天再问,“陛下——,我蒙恬无愧于你,无愧于我大秦——,奈何大秦如此对我——,我不甘,我不甘呐——,大!秦!永!存——”

    “大秦永存——”如此悲凉,如此怨乎!一代盖世名将,修建长城、北击匈奴、守疆扩土的蒙恬,在不甘的苍天喝问中战死在函谷关外,伴随着秦始皇的死,大秦的支撑住终于倒下了一根。可悲,可叹,英雄穷途末路乎!!!

    徐将军捂住腹部,虽然蒙恬将他刺伤,但却还不足以致命,望着蒙恬死都不愿意倒下的身体,他沉默了片刻,正如方才蒙恬大笑的那般,他蒙恬立于天地间,即便是死,也是立于天地。

    “来人!”徐将军虚弱的身体,急促的命道,“将蒙恬大将军抬入函谷关!”

    “诺!”身旁的十几位将领闻令后立刻亲自将蒙恬驾于肩上,而后沉重的步入函谷关。

    一战过后,赵高的心终于落下,蒙恬战死,就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拦胡亥登基了,他望着蒙恬是尸体,眉头蹙了蹙,对身旁的将令吩咐道:“割去蒙恬头颅,我需交予陛下审度。”

    “这?”众将领闻令,均不喜的犹豫起来,其中一人出列,拱手而道:“赵府令,蒙恬大将军乃是我大秦第一猛士,更是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此时既已战死,还请赵府令留下全尸。”

    “请赵府令收命。”其余将领也纷纷出列劝阻。

    “哼!”赵高挥了挥衣袖,见到一众将领都在为已经死去的蒙恬求饶,他不由心生凉意,暗道自己设计斩杀蒙恬的确是最为正确的决定,若不然,凭借蒙恬在军中的影响,日后的威胁不小啊。一个死去的人就可以令这群将领出来劝阻,若是不死,岂不要乱了?

    面对众将领反对,赵高面色阴沉,他沉思片刻,方才开口而道:“下去吧,将蒙恬尸首运往咸阳城。”

    听到这话,众将领终于稳下了心神,他们至少是给蒙恬保住了全尸,然后,众人将后者的尸首抬下去,紧接着找来马车,将尸首置于车轿内。

    大帐中,阎乐蹙了蹙眉,上前小心翼翼的汇报道:“岳丈大人,蒙恬虽死,但蒙毅却趁乱逃离了,此人仍然是个威胁啊。”

    “命人出关捉拿,我看他如何逃得出我赵高的手掌。”赵高冷冷的命令道。

    阎乐立刻领命下去,然而未过多久,他却急匆匆的跑入大帐,来不及行礼,急促的说道:“岳丈大人,徐元已命全军镇守关池,任何人不得出关。”

    感谢破碎星空zx和书358的打赏!!

    这一章电压觉得蒙恬是个英雄!!。

    第四十三章 天下震惊

    徐元命人关闭城门,任何士卒在没有他的命令下,都不得出城。今日蒙恬之死,那不甘的仰天长问,始终盘绕在他的耳畔,一代名将死在他之手,后人将如何看待他呢?

    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好在蒙毅逃了出去,这令他自责的心稍稍有些自欺欺人的安慰。得知赵高命人出城追杀后者,他当即下令封城,蒙毅,万万不能死!

    知此情况,赵高面色阴沉到极点,但也知道此事恐怕已经不可为之,便命阎乐日后再寻机会追捕蒙毅,随后他便带着蒙恬的尸体匆匆赶往咸阳城。

    泗水郡谯县。

    两日的时间一晃而过,萧何等人终于押送粮草及时的赶到谯县城,随后夏侯婴亲自打开城门领兵相迎。

    进入县城,此时街道已经清理干净,烧毁的茅屋也正在被百姓们修复。数千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在城内忙碌,沛军的到来和分发粮食让他们看到了重建家园的希望,若是可以,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去外地乞讨呢?

    此时,萧何命夏侯婴将粮草安置好,随后又问道:“城中如今约有多少百姓?壮丁又有多少,可已经统计?”

    夏侯婴笑了笑,开口回答道:“萧县丞,城内共有百姓三千两百多人,这两日又陆陆续续的聚集到一批饥民,壮丁的话约有两千左右。”

    听到此言,萧何心中有了数,他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来之前主公吩咐过,命你和李霸二人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至于城内重建一事,则由我全权负责。”

    “诺!一切都按主公和萧县丞的吩咐来做。”对于萧何,夏侯婴是相当的钦佩和信服,后者的才学见识也的确在众将领中威望甚高。

    而后众人返回到军营中,如今粮草运到,焦急等待中的士卒和百姓知此消息,纷纷欣喜高呼,如此一来。谯县就有救了。等萧何落坐,夏侯婴又命人去将张老和王老二人请来。

    yuedu_text_c();

    见到二人,夏侯婴简单的介绍一番后,萧何起身拱了拱手,温言而道:“二老请坐,日后萧何还有许多地方要唠叨两位了。”

    二老不甘怠慢,恭敬的行了一礼,回答道:“萧县丞言重了,这些都是我二人分内的事。日后只要萧县丞有差遣,只需命人吩咐一声即可。”

    “嗯。”萧何满意的捋着胡子。而后再道:“二老先坐,今日请你们前来,一则是因为粮草已至,百姓每日领取之事还需你们多多看管。另外还有一事,主公前来之时,命我等招募士卒和修复城墙城门,依萧何之意,此事刻不容缓,若是郡尉抽出身。派兵来剿,谯县就危险也。”

    二老闻言,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们当即表示道:“我二人即刻去组织百姓修复城墙和城门,至于招募士卒的事情,恐怕还需要夏侯将军和李霸将军督促了。”他们也明白,军队上的事情。他们是无法插足的,不然就是越了权限。毕竟,他们二人也仅仅只是刚刚加入杨林的阵营中,许多事情还是谨慎为上。

    李霸这时打雷一样的声音在帐内响起。“招募的事情就交由夏侯大哥去办吧,毕竟他也是谯县人,许多事情要比俺容易处理。”

    萧何也是点了点头,再道:“那便如此安排。众位,都抓紧时间去办吧,时间不等人。”

    众人接令,而后离开营帐,各自安排自己的任务去了。粮草的分配在二老的协助下,倒是进行的很顺利,也未出现争抢的情况,现在不像前几日,如今的饥民已经从饥饿无助中走出,争抢的事情自然也会杜绝掉。

    分配完粮食,又听闻夏侯婴张贴公告招募士卒,经过秦军焚烧一事后,一众百姓知道,如今的家园来之不易,于是许多壮丁也是响应招募,纷纷投军,仅仅第一日,便有千人加入沛军,如此一来,谯县的守卫力量也有了近两千人。

    不过,等到了次日,萧何还是吩咐周勃率领五百老兵返回沛县,毕竟杨林在那里坐镇,安全不容有所闪失。待周勃返回后,沛县城也可有一千五百人的防御力量。

    这样的话,沛县和谯县均是有一千五百人,两城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一方有难,另一方则可顺势支援。

    招募和分粮进行都很顺利,萧何来到谯县后,有二老的支持,他在众百姓中也站稳了脚跟,如今他也是带领数百百姓将谯县城的四面城墙因为焚毁的原因而搬运大石修复。一众人干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城池的修复意味着他们可以受到沛军的保护,而不用担心秦军的侵扰。

    经过数日的时间,城墙和城门都得到了修复和加固,整个谯县城也总算有城可守了,

    而这几日时间,夏侯婴又陆陆续续的招募了数百新卒,令谯县的守军突破了两千。紧接着,从沛县来的公文任命也下达,李霸升任军侯,统领两千谯县守军,夏侯婴则任二五百主,其余的五百主、百人主、屯长、伍长等也都由留守在谯县的沛军老兵依照战功任命。

    如此一来,谯县守军军制齐全,整个军队的命令上下通达,再加上又是按照军功任命,所以此次杨林的举措也是令士卒信服。

    至于萧何也在这次任命中升任谯县县令,二老则被编入萧何从属,辅助后者管理和重建谯县。

    一一任命下去,谯县的军政终于步上正规。

    萧何同样是依照杨林在沛县的安排,在谯县组建了工吏,招募各种工匠用于军队和重建。军队中,自然最为短缺的还是武器,没有办法,李霸只好派人前往沛县索取了一批,好在沛县这些时日以来,工吏又出产了上百件铜剑、盾牌、长矛等兵刃。

    有了武器,又有了士卒,再加上城墙和城门的修复,谯县如今的防守力量已经不亚于沛县城,杨林得知此情况,也是非常满意,对于李霸和萧何等人又是发下文案嘉奖一番。

    暗部大堂,王山正在案台前处理泗水郡各地的情报,此时的暗部不同于往日,如今整个泗水郡的县城均有暗部的眼线,可谓是情报网络布局完成。每日从各县城反馈的信息有上百条,王山则一一查阅,从其中分类出所需求的情报。

    依照杨林的吩咐,情报的级别分为普通、重点、加急和零四个级别,普通级别是指无需太过关注;重点则是需要进一步跟踪和收集;加急则是需要立刻上报杨林处理;至于零,按照杨林所说,此乃是暗部最高级别的情报,凡是零级情报,暗部需不惜一切代价倾尽全力去调查。

    此时,王山查阅到相县传来的情报后,他突然站起身子,再次仔细研读后,额上已经惊讶出冷汗,于是再也不敢耽搁,急急忙忙的前去汇报给杨林,同时心中还在担忧日后的局势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见到王山急促的进来,杨林眉头蹙了蹙,后者目前掌管暗部,若是没有重要的消息,也不会这般模样,他挥手沉声道:“是不是暗部传来了消息?”

    “主公,发生大事了。”王山急忙行礼,而后张口汇报道:“这时刚从相县传来消息,请主公过目。”说着,王山就恭敬的将手中的情报呈现上去。

    “哦?”杨林心中疑惑,然后接过情报,细细看去,随即他眉头比之先前更加的紧蹙,“郡尉兵败返回相县,周市粮草耗尽往沛县方向逃窜?”看到这里,他心中微微惊讶,沉吟一声,“没想到这周市倒是勇猛,竟然击退了郡尉。”

    王山大急,他再次行礼,急促而道:“主公,后面才是重点。”

    闻言,杨林再看下去,果然,他也同样的突然站起身子,目光闪烁的盯着情报,然后,他低声问道:“此情报你可分析过?”

    王山立刻点头,再道:“山已经分析过,虽然骇人,但的确为真。”

    杨林沉默了片刻,心中万分感慨,他幽幽而道,“没想到这些时日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蒙恬抗旨死于函谷关外,始皇帝成仙而去,公子胡亥继承皇位。”

    这一件件都是震惊天下的事情,如今,胡亥继续的消息已经通告整个大秦,相县为郡治所,已经率先得到了公告。

    “主公,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很明显,始皇帝的死将会更加刺激六国反秦的势力,再加上蒙恬也死,接下来胡亥将会派谁出来镇压呢?

    yuedu_text_c();

    杨林不由想起历史上,胡亥荒滛无度、置朝政于不顾,令阉臣赵高当道,许多忠良惨死进谏之路上。而如今,面对六国的反秦,胡亥是否还会变的和历史上一样呢?又或者是励精图治,派兵出征呢?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事态还未明朗,一切皆有可能,然而现在的主动权不在杨林手中,而是在刚刚继位的胡亥手中,后者的任何一个抉择都将影响到整个大秦和六国的命运。杨林不认为死了一个蒙恬,大秦就不会出现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蒙恬。

    他立刻对王山命令道:“将此情报提高至零,命暗部穷尽一切办法也要打入咸阳城,将城内的情况以及大秦朝政的动向刺探一番。王山,此事你全力督促,立刻着手去办。”

    感谢收友的打赏,求推荐票和月票啊!!!

    第四十四章 一石二鸟

    第四十四章 一石二鸟(求订阅,求月票)

    “诺!山这便下去安排人手。”王山不敢耽搁,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既然提升为零级,那么,整个暗部都要为打探这个消息而服务。人力、物力还有一些收拢人心等等,这些都是王山接下来所要考虑的事情,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如何在咸阳城安排眼线。

    此时的咸阳定然会比平时严查甚多,毕竟胡亥刚刚继位成为秦二世,根基还不稳固。王山心中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的焦急离去,人选必须要尽快安排下来,而且此事又是零级,安排的眼线不仅仅需要绝对的忠诚,还需要口角严实。

    随着王山的离开,杨林又立刻召见了曹参、周勃以及雍齿等人,望着几员虎将,他指着地图,沉声而道:“根据暗部情报所报,郡尉被周市击退,但周市也因粮尽而向我沛县方向逃窜。众位,周市此次来势汹汹,近几日,所有人都做好战斗的准备。”

    几人闻言,当即接令,而后杨林再吩咐道:“城楼的巡逻需增加士卒,还有,将城内斥候全部派出,一旦发现周市的军队,立刻汇报上来。”

    “主公,周市乃是魏王大将,参曾听闻,凡献一城投降于魏王者,则可封侯。”曹参恭敬的开口说道。

    “周勃也听闻过,这周市不仅勇猛,心计也十足厉害。”周勃在一旁附言道。

    此时的曹参已经升任军侯,统领沛县全军,而周勃与雍齿两人同样是升任二五百主,各自领兵一千,周勃依旧是可堪重任的稳重,雍齿经过沛县守卫战,对于杨林也不再像先前那般傲慢,而且杨林处事公正,也令他钦佩不已。

    杨林听闻两人的话,不禁哑然笑了笑,而后再道:“这周市倒是打的好算计,看来此次前来我沛县,是想招降我等效忠于魏王了。”

    “那主公的意思是?”曹参三人疑惑的询问道。若是效忠魏王,能够封侯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杨林挥了挥衣袖,看向三人,沉声再道:“效忠魏王,看似能够封侯,但汝等要明白,效忠之后,我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沛县城。没有了沛县,我们在魏王那里还不是任人宰割?所以,效忠魏王不是我们的目标。”

    曹参三人听到这番解释,方才明白过来,若投降,结果也的确会像杨林说的那般,到时候,魏王让你冲锋送死打头阵,你是上还是不上呢?三人也不是愚人,只要稍稍解释,便可理解。

    而这时,曹参出列再问道:“那依主公的意思,我们的目标是何?”

    杨林稍稍沉默,他思索了片刻,方才对三人凝重的说道:“如今天下已成乱世,且已有咸阳城的消息传来,蒙恬大将军死于函谷关外,始皇帝也成仙而去,如今的大秦,胡亥已经继位成秦二世。依我之见,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因为始皇帝的死,会刺激各路反秦势力,各方都将会攻克城池,复辟六国。而我们,目前尚无争霸天下的资本,我之意,乃是韬光隐晦的在各方之中寻求发展。”

    “我等愿意追随主公。”曹参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然后齐齐恭敬的行礼说道。

    杨林挥了挥手,叹口气,说道:“都下去准备吧,周市能够击退郡尉,实力不容小觑。还有,遣人前往谯县通告李霸,命他同时做好备战的准备。”

    “诺!”三人立刻离去,而后返回大营,按照杨林的吩咐,增强了城楼的巡视,以及派出数十斥候分散到沛县全境,同时又命人前往谯县。

    而在另一方面,吕太公在萧何离开后,便暂代沛县县丞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