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在秦末 > 穿越在秦末-第38部分

穿越在秦末-第38部分(1/2)

    他王离做过的最为正确的一个决定。

    “王离大将军,一路辛苦了!”赵高这时也亲自上门祝贺,见到他走过去,其余众臣均让出一条道。

    王离见到后者,也是上前,笑道:“赵府令客气了,陛下召回述职,王离怎敢拖延?”

    “王离大将军说的极是啊,蒙恬当初要是有这般的抉择,又岂会死在关外呢。”赵高阴冷冷的笑道。

    闻言,王离愣了愣,此时胡亥已经继位,他也是打探到了许多消息,蒙恬的死,胡亥继位的圣旨,以及始皇陛下的死因等等,均有流言传出,而这些,每一样都少不了赵高的身影。虽然咸阳城血洗之后,已经无人敢再议论这些事情,但赵高之名却让众位大臣不敢小瞧了。

    “日后还望赵府令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啊。”王离也算机灵,笑口低声说道。

    赵高见到后者表现,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样是低沉的说道:“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随后,王离和赵高来到后堂,而后王离又命自己的亲卫把守堂外,不容其他人进入后堂,如此,赵高才释声说道:“大将军此次返回咸阳述职,主要还是陛下为了赐下戍边军的虎符于你。如今蒙恬已死,但蒙毅却又逃脱,陛下担心此人前往上郡扰乱军心,所以才会如此急忙召见你回来。”

    “果然!”王离心中暗道,随即他拱了拱手,沉声说道:“北方戍边军还请陛下放心,王离接到虎符后,会立刻整顿军队。蒙恬的心腹我也是了如指掌,这次回去后,便会一一替换掉。这一点倒不担心蒙毅会蛊惑军心,若是他出现在上郡,王离正好替陛下擒下此贼子。”

    “嗯!这我便放心了,陛下也可安心在咸阳处理朝政。”赵高闻言,松了一口气的阴柔语气说道。“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大将军想必也听闻我大秦四处反贼横生。”

    “此事的确已经听闻,似乎六国遗族全都准备复国,尤其是项燕的后人,声势更是浩大,闻言项家军已经有精兵上万。”王离坦言说道,对于大秦的局势,他也是心如明镜一般。

    说道项家军,他倒是沉吟了担忧一番,项燕和他爷爷王翦都是盖世名将,大秦覆灭楚国时,项燕便是领兵让秦军损失惨重,而如今的项梁等项燕后人,已然是各路反秦势力中最强的一支,若不及时围剿,恐怕日后又是一患。随即,他说道:“赵府令的意思是?”

    赵高笑了笑,用他雌性到令人发酥的声音,说道:“大将军远离咸阳,可能不知陛下的处境。现在陛下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朝中许多大臣对此颇有微言,赵高恐担心因为反贼一事,令陛下慌乱失措,而被怀有心恻的人借机生事。”

    闻言,王离心中冷笑,胡亥的继位的确是颇具争议,反对的声音即便是镇压了,但众多大臣心中也仍然怀有,赵高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扶苏生死不知,此一点就给了许多大臣猜疑的心思。如今的胡亥,的确不宜在处理反贼的事情上出现纰漏。

    见到王离不语,赵高继续说道:“所以,我也已经与李斯一起将反贼的事情压下,陛下只知乃是流寇作乱,不知是反贼横生。此一点,明日大将军见到陛下时,还望心中有数,莫要提及。且,陛下也已经将此事交于了李斯丞相全权处理。”

    “李丞相对始皇陛下和胡亥陛下都是忠心耿耿,由他处理最合适不过。如此,便也不用太过担心反贼。”王离点头道。

    “李斯?”赵高闻言,不喜的冷哼道:“他倒是如意算盘全都盘聚于心。”

    “赵府令此何意?”

    “李斯之意乃是请求陛下,令他长子李由领兵征讨反贼。大将军,如此一来,他李氏便可朝政军政独揽于一身,到时候,大将军在军中还有何威望可言?我赵高现在才看出来,他李斯狡诈之极啊。”赵高冷厉的痛恨道,似乎是终于看清了李斯的真正面目。

    闻此言,王离也是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毕竟带兵打仗是他大将军的事情,李斯之子李由即便是郡守,却也不可能与他相比,若是让后者带兵征讨,对于他的地位的确是有所影响。今日享受到了宾客不绝的甜头,王离怎么可能让别人去抢夺功劳呢?

    “赵府令的意思我明白了。既然这样,明日见到陛下,我绝迹不提反贼的事情,如此,李丞相也无法提出派兵的事情。但有一点,仅仅依靠各郡的力量,果真可以除去反贼吗?”虽然明白其中的利益关系,但反贼关乎整个大秦的命运,王离也是不敢真的不闻不问,只要事情能够在郡守力量解决的范围内,倒的确无需加派秦军精锐去征剿。

    李斯闻言,笑道:“大将军难道还不相信我赵高吗?我赵高虽为宦官,但也明白轻重,大秦的命运岂敢不上心?反贼的事情,我等臣子既能解决,便也不用给陛下增添烦扰了。”

    “如此,便一切都听赵府令的了。”王离拱手应下。

    “那么,赵高便先行告辞了,明日早朝相见。”赵高说服王离的目的达到,心情舒畅的拱手告辞离去。

    电压今天坑了,第三更无法更新了,愧对书友的打赏和月票了。今晚老爸又是用电脑看新闻,计划赶不上变化啊。明天电压请假不去上班了,把今日欠下的第三更明日一定补回来,请大家相信电压一次!!电压写了这么多的字,大家放心,不计算在收费内的!!(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扶苏现(第一更)

    第五十八章 扶苏现(第一更)

    王离述职归来的第一日便在自己府中和赵高秘密达成协议,其实,对于此,王离心中倒也算明白,如今的大秦,胡亥陛下继位后,整个朝政都是由李斯把持,若真让后者利用此次清剿反贼的机会把手脚扩充到秦军中,日后,李氏家族将会在大秦只手遮天。////  这一点,并不是王离想要看到的,所以他才会同意赵高的建议。

    从后堂来到前院,一众宾客百官见到王离出现后,又再次上前恭贺,他扫了一圈,却未见到丞相李斯的身影,心中不由感叹,这样的场合少了李斯,难免会让人产生疑虑。

    而实际上,李斯并非不想亲自前往王府恭贺,只是因为处理反贼的事情实在是脱不开身,毕竟,现在的形势容不得出现半点马虎。虽然无法亲自前往,但他还是命人准备了一份厚礼送过去,只不过,若不是赵高从中说服王离,让后者知道李斯准备插手秦军,王离也不会心中愤慨不喜。

    等到了次日,王离也是换上一身黑色朝服,乘坐马车前往咸阳宫参与早朝,到了议事殿外,许多大臣已经到来,王离将佩剑交于侍卫,随后才和一众大臣寒暄起来。

    yuedu_text_c();

    见到王离,丞相李斯也是上前一步,拱了拱手,沉声道:“大将军吶,昨日李斯实在太忙未能抽身前去恭贺,还望海涵啊。”

    听到此言,王离即便心中对于此事不喜,但是面上还是拱手笑道:“李丞相日理万机,为陛下排忧解难,王离自然理解。”

    “如此便好。”李斯点了点头,表情也释怀了许多。

    紧接着听到太监通报早朝,众大臣在殿外脱下鞋子,整理一番仪容后,以李斯为首,开始进入议事大殿。这个时候胡亥也已经在赵高的陪同下走上大殿,众臣立刻躬身行礼。胡亥坐于龙椅上,他今日的气色倒是好了许多,精神也不再萎靡,端坐在大殿之上,也确有几分帝王的威严。

    扫过一众大臣,胡亥看向王离,指着后者,沉声而道:“王离大将军返回述职,朕甚感欣慰,比起蒙恬,汝才是我大秦的忠将,才是我大秦军队的支撑柱。”

    “陛下所言极是。”李斯出列附议道。

    其余众人也纷纷附议,蒙恬一事已经血洗过一遍,能够在早朝上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心思灵活之人,否则怎可自保呢?

    王离听到胡亥的夸赞,当即沉稳的出列,行礼恭敬的说道:“陛下谬赞了,能够为陛下守疆扩土乃是王离的职责所在,王离誓死效忠陛下。”

    胡亥站起身子,面色高兴,他在大殿上十分满意的高声笑道:“大将军所言甚得朕心,我大秦有如此良将,何愁基业不保?大将军乃是我大秦铁军的表率,命,赐王离丝绸十段,黄金百镒(镒,秦朝时黄金的单位)。”

    王离心中大喜,看来胡亥对于自己是信任倍加啊,如此一来,自己的地位岂不是和李斯赵高那般了?想到这里,他目光火热,感慨涕零的恭敬说道:“王离谢陛下赏赐,请陛下放心,王离必尽心抵挡北方匈奴,替陛下分忧。”

    闻言,胡亥看了一眼身旁的赵高,暗道果然如其所言的那般,只要自己稍加赏赐,王离必会感慨效忠,对于赵高,,胡亥是越来越满意了。他又坐下,挥手而道:“大将军能如此,朕就放心了。”顿了顿,胡亥又沉声道:“如今蒙恬已经伏诛,北方戍边军不可一日不治,命,王离即日起掌管北方戍边军三十余万士卒。王离,接虎符!”

    此一言,百官震惊,王离身躯一震,他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来了,虎符,只要有了虎符,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接管戍边军。虎符象征着军队的统治,象征着陛下的信任,更加象征着自己的地位和兵权。

    随后,胡亥亲自将戍边军的虎符一分为二,自己留下一半,将另一半虎符交由赵高,在百官的注视下,王离恭敬的躬腰高举双手,从赵高手中接过虎符。一入手,王离百感交集,三十万士卒啊,此一符珍重至极。“王离诚惶诚恐,谢陛下信任,王离一定为陛下整治好戍边军,训练出效忠陛下的精锐铁军。”

    “嗯。”胡亥相当的满意,有了王离的此言,他倒不用担心蒙恬的死忠在军队中做些小动作了。“汝等可还有事要奏?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依旧还是那位花白的李博士出列,他痛心疾首的高呼道:“陛下,现反贼横生,李丞相虽已下达各郡清剿的公告,但却效果甚微啊。陛下,望您以大秦基业为重,速速派大军出征才可。”

    “放肆!流寇而已,李博士,你却两次三番的夸大其词,试图欺骗陛下,你欲意如何?”赵高站出来,冷厉的喝斥道。

    “阉货,早朝议事,岂是你这般身份之人可以参言的?”李博士也是心一横,不让的喝斥赵高。

    “陛下,这?”赵高看向胡亥,恭敬的说道:“此人满嘴谣言,望陛下明察。”

    “陛下。”这是王离也站了出来,禀报道:“流寇而已,无需我大秦铁军,此乃郡务,各郡军队足够也。”

    胡亥听闻王离的话,面色变了又变,最后突然爆喝道:“汝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朕,真当朕是三岁孩儿吗?汝可知罪?”

    李博士听此大喝,心中愤慨之情一下子落入低谷,他心灰意冷的仰天长喝:“始皇陛下啊,想您雄才伟略,如今却是j臣当道,昏君无能啊,我大秦恐不保也。”

    “大胆!”赵高立刻指着李博士,大喝。

    “汝竟辱骂朕,来人,将其押入大牢。”胡亥也是震惊,想他继位以来,每日笙歌,何时被人辱骂过昏君,此时他已然有了杀心。

    “不用!”李博士挥了挥衣袖,看向胡亥,指着后者喝斥道:“汝不如扶苏公子,他才是治世明君,汝乃昏君,昏君呐……”说着,李博士就一头撞在大柱上,额头出血而死。

    胡亥愤怒的拍着案台,扶苏就是他的心病,从他出生便一直仰望扶苏,身边的人也都是夸赞扶苏的美德,他也曾经一度认为自己不如扶苏,就连父皇也是更加喜爱后者。然而,扶苏遇刺,让他有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后赵高伪造圣旨传位于他,又设计斩杀蒙恬,令他没有后顾之忧的登基。然而,扶苏的影响已经深入民心,他有时候总在梦中见到大臣和百姓对他指指点点,将他与扶苏对比,往往深夜,他都因此而惊醒,彻夜不能眠。

    扶苏,即便生死不知,也已经是他的心魔了,他沉迷酒色,不愿离开温暖床,他是在逃避,他怕早朝上、政事上出现纰漏,怕群臣和百姓在背后诽议。他怕扶苏会突然有一天站在他的面前,对他说,皇位不是你的。

    “啪——.”胡亥拍案而起,全身气愤的在颤抖,他指着李博士的尸体,一声令人胆颤的大喝,“赵高——,将他给朕诛灭九族,一个不留——”

    随后,群臣无人敢言,许多人心中暗叹不已。

    沛县城县衙,王山急匆匆的求见杨林,随即将手中刚刚接收到的情报呈上去,他恭敬的说道:“主公,咸阳城的消息已经打探回来了。”

    “哦?”闻言,杨林放下手中的文案,打开情报文牒,细细阅读一番,随即他表情时好时坏,审阅完毕,又沉吟番,而后感叹的说道:“没想到胡亥继位后,竟在咸阳城血洗了一番,此一举,恐怕再无反对之声了。”

    yuedu_text_c();

    “主公所言极是,如此的话,就怕大秦会派兵征剿各地的反军了。”王山担忧的说道,胡亥整合完权利,将会巩固他的统治,任何一位大权在握的君主,都不会允许出现反派之举。

    杨林也是沉默的想了想,历史上的胡亥贪图酒色,不理朝政,听信赵高谗言,致使权利旁落到赵高手中,令其政令不能出咸阳宫。而现在,因为他的到来,历史已经改写,反秦势力也比历史上提前出现,而且第一个反秦的并非陈胜吴广,而是项燕的后人项梁。那么,胡亥是否还会再次听信赵高呢?赵高又还会独揽大权吗?这些事情都将影响如今的局势。

    还不知道大秦早朝争斗的杨林,也是深深的感到忧虑!

    上郡肤施县城,郡守府中,一名头戴斗笠的男子在大堂内等候,未过多久,郡守从后堂进来,而后坐在榻木上,望着遮掩了面容的男子,沉声而道:“听闻你有要事找本郡守,若是事不重要,莫怪本郡守治你之罪。”

    “陈郡守……”斗笠下的男子淡淡开口说道。

    闻言,郡守轻轻蹙了蹙眉头,这声音好生熟悉,他疑惑的望着男子,而后见到后者取下斗笠,他突然目瞪口呆,片刻才反应过来,立刻起身,惊讶的说道:“扶.……,扶……苏……皇长子……”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 劝扶苏夺皇位(第二更)

    第五十九章 劝扶苏夺皇位(第二更)

    这斗笠下的男子竟然是消失多日生死不知的扶苏皇长子,见到后者,陈郡守再也坐不住了,立刻起身恭敬又带有惊讶的说道:“扶苏公子竟然是您,您消失的这段日子,可让我等万分着急啊  ”

    扶苏取下了斗笠,倒也没有担心陈郡守会泄露出去,后者本就是自己的心腹,他挥了挥手,沉声道:“这一言难尽。那日我被行刺,马车翻落后我也被河流冲走,幸好遇到好心的农家将我救治,否则可真就危险了。”

    听闻此言,陈郡守恍然,原来如此啊,难怪始皇陛下派人四处寻找都无果,竟然是被河流冲走了,陈郡守上前行礼再道:“扶苏公子福大命大。遇此大难,始皇陛下也是担忧万分,命人四处寻找,且还下旨杀尽六国遗族,焚尽百里以泄怒。”

    扶苏叹了一口气,心生寂落,他低沉的说道:“此事我也听闻了,父皇一怒,令天下百姓受难,实则是扶苏之过啊。”

    “皇长子无需自责,这些都是始皇陛下心系于你。”陈郡守也听出了扶苏话中的叹息,当即劝说道。

    见到扶苏不语,陈郡守想了想,还是一咬牙,说道:“皇长子可能不知,在您遇刺之后不久,始皇陛下就已经成仙而去了。”

    扶苏身子一颤,立刻转身望向陈郡守,惊疑的说道:“你说什么?我父皇已经成仙而去?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扶苏逃难的这些日子对于咸阳城的事情还是尚无半点消息。

    随后陈郡守将始皇帝驾崩,蒙恬死于函谷关外,胡亥继位的事情一一相告,一个个的事情铺天而来,让扶苏惊讶不语,没有想到他失踪的这一段时间,咸阳城以及大秦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父皇,孩儿不孝啊……”扶苏仰天长哭,朝着咸阳城的方向跪下三叩首,“孩儿未能尽孝,是孩儿之过,孩儿不孝,孩儿不孝呐……”

    见到扶苏痛哭涕零的样子,陈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