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在秦末 > 穿越在秦末-第50部分

穿越在秦末-第50部分(1/2)

    ,他就策马离开,然后领兵继续向砀郡的方向奔袭而去。

    第一百零八章 形势紧迫

    就待项羽准备离去时,入眼的却是两位美人,他不由怔了怔,随后勒紧马匹,又对萧何询问道:“不知这两位是那家府上的姑娘?”

    萧何闻言,恍然一笑,说道:“羽将军途径沛县可能不知,这位乃是沛公之妻,而这一位,则是沛公之妹。”萧何一一介绍道。

    听到这里,项羽大悟,随后看向虞姬,又抿嘴一笑,说道:“原来的杨林的家眷,不知如何称呼?”

    “羽将军言重了,妾身乃是吕雉,这一位是小妹虞姬。”吕雉听到问话,上前一步,微微行礼说道。

    项羽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多看吕雉,而是望着虞姬,有些莫名的惊诧,虞姬见到项羽的样子,心中虽然痛恨万分,但却很好的隐藏了起来,不过即便是这样,她依然是没有给项羽什么好脸色看。

    项羽有些悻悻的摸了摸头,对虞姬说道:“虞姬姑娘果然天生丽质,项羽心生爱慕。”以他的性格,到不至于扭扭捏捏,而是大大落落的直接说了出来。

    吕雉和萧何闻言都是大吃一惊,随后二人看向项羽,萧何急忙劝说道:“羽将军才貌过人,实乃是人中豪杰,我家虞姬小姐着实配不上羽将军。”

    “呵呵!”一旁的范增笑了笑,捋着胡子说道:“萧何先生也是在开玩笑吧,郎才女貌正是婚配之龄,有何配不上之说呢?”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虞姬终于开口,她幽幽的声音宛若铃铛。而后看向项羽说道:“羽将军乃是行军打仗的大将军,虞姬不过是一介小女子罢了。如今将军正在出征,怎可这般迟疑?”

    项羽也没有想到这虞姬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讪讪的笑了笑,然后爽朗而道:“既然如此,本将军即刻便出征,虞姬姑娘等着我大败扶苏胜利而归。”说完他就一溜烟的策马离去。

    而萧何则继续和范增交接粮草,两万人三日食用的粮草数量也是庞大,幸好有项羽留下的一千人负责押运。否则还真不好办呢。

    而在砀郡大梁,魏咎和一众大臣焦急的在大梁宫殿议事大殿中商讨抵挡张延先锋军的举措,从斥候传来的消息,不足一日,这三万大军就可抵达大梁城下。

    “大将军,可有魏豹传来的消息?”魏咎满目愁容的急切询问道。

    周市摇了摇头,他也明白目前的局势。大梁城不容乐观啊,随即他开口说道:“目前还无丞相那边的消息,不过依我之间,项梁不会坐视不理的,这一点请王上放心。”

    “哎,放心。我如何能够放得下心啊,这张延不日就可抵达,可等项梁他出兵那还不知道时日呀。”魏咎即使是明白周市的所言,但心中毕竟还不踏实。

    “现在我魏军也只有死守大梁,等待援军一条路了。王上。周市知道有一言不该劝,但市还是请王上速速撤离大梁。此城周市愿意领兵留守!”最后周市又禀然的拱手劝说道。

    其余大臣也是立刻附言道:“是啊王上,大将军所言极是,您是我魏国的王上,是复国的希望啊。”

    魏咎闻言,面色不喜的挥了挥手,喝斥一众大臣道:“汝等知道什么,本王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王上……”周市再次进言。

    魏咎立刻打断而道:“汝不用再说,本王誓与大梁同生死。”

    听到魏咎不容反驳的语气,一众大臣则担忧的退了下去,这大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啊。

    张延大军,望着尘土飞扬的三万士卒,张延士气高涨,经过上郡和三川郡的战斗,此时整个军队正是攻势的势头上,扶苏选择这个点来攻取砀郡,实际上也是考虑到了士卒们士气的因素在里面。

    此时已经是六月的天,天色已经炎热,三万大军都是泪流满面顶着炎炎烈日快速的奔行,炎热带来的困扰已经令张延未能按照计划抵达大梁,张延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人是胜不了天的,他也没有什么好的消暑办法。

    “大将军,是否令全军休整?”有将领策马上前询问道。

    望着众士卒汗流浃背的情形,张延又看了看太阳,随后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在前方密林休整,夜间再次急速行军,一定要赶在明日辰时抵达大梁城下。”

    “诺!”这将领闻令,立刻领命然后策马传递下去,紧接着三万大军开始在密林中安营休整,正待夜幕降临,便会急速行军。

    沛县城外,送走了项羽约过半日的时间,杨林便跟随项梁抵达了城下,望着自己的沛县城,杨林心中也是一股柔情,这时项梁正好说道:“杨林,你可还要进城一番?”

    杨林轻轻摇了摇头,该交代的他也已经告知了萧何,相信后者昨夜已经安排下去,此时出征砀郡在即,他自然不会进城让项梁抓住任何的把柄,随即他拱手道谢:“多谢项梁公费心,如今出兵砀郡迫在眉睫,我杨林既然已经加入项家军中,便应该听从项梁公的调遣。”

    项梁虽然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心中却是有所警惕,不过听到杨林已经如此说了,他便再次开口:“我自然是相信杨林你的衷心,那么我军便速速前行吧,争取两日内抵达大梁。”

    yuedu_text_c();

    “诺!”杨林和一众将领纷纷拱手接令而道。

    然而,正待众人准备行军时,萧何却带着吕雉和虞姬赶至,望着两位美人,杨林心中泛起一抹相思。随后萧何将二人带到杨林的军阵中,以免被项梁察觉,见到杨林,萧何行礼而道:“主公,粮草上午便已经交于了范增。不过,夫人和虞姬姑娘却执意要跟来。”

    杨林微微蹙了蹙眉头,虽然想见到二人,但他也知道现在的形势,于是开口说道:“吕雉,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家中事务全都压在你的肩膀上,我也是心中愧疚,此去砀郡,还望你能在家好生照顾娘亲。”

    “夫君所言,吕雉谨记在心。”吕雉点头,含情脉脉的说道。

    紧接着,他又看向虞姬,见后者羞涩的低着头,杨林会心一笑,再道:“你也是,好好的陪着娘和吕雉。”

    “不!”虞姬突然仰起头,秀色可餐的面容上露出倔强的神情,随后她不可置否的说道:“虞姬要与沛公一同出征砀郡。”

    网网

    第一百零九章 一触即发

    “什么?”杨林和萧何以及吕雉都惊讶的看向虞姬,“你要跟随出征?”杨林不确定的再次询问道。

    虞姬坚定的点了点头,目光中留露出不可反驳的视线,说道:“正是,我欲随沛公出征,请沛公准许。”

    “虞姬妹妹,你这是作甚,难道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要给沛公添乱?”吕雉拉了一把虞姬的臂膀,蹙着眉头劝阻道。

    “是啊虞姬姑娘,现在出征在即,怎么带着你这么一个女子,且军营中都是男子,许多事情都不方便处理。”萧何也是从旁协助吕雉劝说。

    杨林见到虞姬望过来的眼神,在听到后者方才的语气,他也是有些头疼,带上虞姬对于大军而言确实是不方便,但他现在也知道后者的决心,若是不带上,估计以后者的脾性会独自跟随而去,思来想去,眼见项梁已经领兵离去,他也是心中焦急,知道不能再耽搁了,于是对萧何说道:“汝速去准备一辆马车搭载虞姬随军出征。”

    “沛公?”萧何怔了怔,不过既然杨林已经发话,他也只得依照吩咐去安排了。

    而后,杨林又看向满目幽怨的吕雉,他又何尝不明白吕雉所想呢?但是,沛县家中又不得不留下人来照看,如此一来,身为杨林正室夫人的她肯定是无法从军而行的。

    想到这里,吕雉不由有些羡慕起虞姬,随即她酸溜溜的语气说道:“夫君。此去砀郡万分凶险,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与虞姬妹妹。还有妹妹你。也请替我多多照看沛公,莫要让他受伤。”

    “嗯。”杨林点了点头,下马搂住吕雉,在后者额头上轻轻吻了吻,低声在其耳畔用耳语说道:“娥驹就放心吧,我自己照顾好自己。家中就劳烦你了,这是我杨林欠你的。”

    “夫君莫说欠不欠,既然嫁入杨家。这一切都是吕雉心甘情愿做的事情,夫君就请安心打仗,娘亲我会照看好。”吕雉心中万分甜蜜,杨林的这番表现让她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下来,她知道,杨林心中同样是有着她。

    将吕雉从怀中松开,虞姬也是对后者说道:“姐姐不用担心。妹妹知道该如何做,只是姐姐在家中,妹妹也会多有想念。”

    吕雉将虞姬拉到一旁,低声私语的看着她说道:“妹妹的心姐姐何尝不知?既然你选择这样,姐姐也明白,姐姐只希望妹妹是真心对待夫君。而非利用这些手段复仇。”

    被吕雉这么一说,虞姬有些羞愧的红了红脸面,随即也是用蚊讷的声音说道:“姐姐,虞姬知道了。”

    “嗯,那夫君就交给你了。”吕雉满意的说道。

    随后见到项梁已经越走越远。杨林不在耽搁,然后让虞姬登上马车。又命亲卫负责驱赶,这才快马加鞭的领兵追赶过去。

    至于沛县城,杨林倒是没有真的进去,只是让吕雉告知吕太公,准备三日后接收东海郡运来的粮草,同时又吩咐吕太公加强巡视和加固城楼城门,以防止流寇或者秦军来侵犯。另外,谯县的事情,他也是让吕太公多加关照,毕竟如今沛军中有一半的士卒乃是谯县人,他也不想让这些个兄弟在外打仗而心中却牵挂家中的父母妻儿。

    入夜,一直担忧的魏咎也是难以入眠的呆在大殿,而这个时候,大将军周市突然急匆匆的从外面赶来,周市面带喜色,显然是有什么好消息,只听他急促的高声说道:“王上,王上……,好消息,丞相传来了消息。”

    听到这话,魏咎一扫疲倦的表情,急切的站起身子,然后也是慌慌张张的从大殿上走下来,他一拽周市的臂膀,期盼的说道:“魏豹传来消息了?怎么说?”

    “是啊王上,丞相传来了消息,传令兵正在宫外呢,这一次项梁亲自领兵出征,其余五国也是愿意前来大梁营救,我大梁这次或许可以逃过一劫啊。”周市高兴的说道。

    听闻此消息,魏咎感觉这世上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情舒畅的了,他深沉的点了点头,赞叹道:“项梁公不愧是项燕的后人,果真是名事理知轻重啊。”

    “不错,这项梁能够领五国之兵而救我大梁,这份情王上应谨记在心。”周市也是深以为是的认为道。

    “比起田荣,还是项梁更加的可靠,这次联盟多亏了他。”魏咎低吟一番后,又询问道:“援军何时能到?”

    yuedu_text_c();

    周市算了算,这才回答道:“此次作为先锋军的乃是项羽,以我估计,最迟后日便可抵达。”

    “项羽?”魏咎先是一愣,随后突然大笑了起来,“原来是羽将军亲自领兵,这下倒是胜率大了许多。”

    “这项羽勇猛之名已经冠绝天下,此次与扶苏对抗,不知他能否再次力挽狂澜啊。”周市也明白自己与项羽的差距,若说项羽是一员虎将,勇猛无比,那么他周市则是有许多需要自己顾虑的地方。

    “既然后日能到,大将军,也请你速速去调兵准备防御,斥候来报明晨张延大军就会抵达城下,我军只需坚守一日便可。”魏咎急切的吩咐道,项羽的先锋军让他看到了希望,而往往在绝望中的人只要你给了他一点点的希望,他都会奋力的去抓住,去争取,这就是人的一种心态。

    “诺!”周市接令,趁着夜色立刻下去安排了。

    而张延,避过了白日的酷热,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在没有炎热的干扰下,夜间的行速倒也不慢,依照这个行军速度,明日辰时之前肯定是可以抵达大梁城下的。不过,张延也明白,他们的行军肯定也会被魏咎的斥候探知,所以这才是他白日那般焦急的原因,他乃是担心魏咎会逃离大梁城,那么此次扶苏围大梁灭援军的计划的就会落空。

    好在张延的运气不错,魏咎心念魏国,不肯退走,这才让张延终于在次日的辰时抵达了大梁城下。大梁城本来就是魏国的旧都,所以城池规模甚大,城墙也是坚固,但是张延的目的乃是围住此城而非攻城,所以他所带来的三万人才仅仅只是堪堪的能够包围住整个城池。

    听闻张延大军已到,周市和魏咎都是匆匆的赶上城楼,不过见到张延的三万大军围而不攻,且因为要包围整个城池四面的城门,所以每一面的秦军都只有七、八千人的样子,这一点倒是让魏咎等人疑惑了。

    “大将军,你怎么看这张延的布阵?如此一来,他分出兵力在四面城门,这对于我们而言倒是一件好事,若不集中兵力,仅仅三万人是不可能攻克我大梁的。”魏咎心中略有些惊喜的说道,只要撑过这一日,明日项羽的先锋军抵达,那么大梁城和项羽的士卒前后夹击,说不定就可以全歼了张延的这三万人。

    魏咎倒是打的好主意,他在窃喜的同时,也是希望张延能够继续分兵围城下去。然而,他却不知道,张延的目的便是如此,可怜的魏咎啊,沾沾自喜毕竟只会害了自己。

    周市虽然不知道张延此举的目的,但是他却明白,以张延的用兵绝不会做出这样分兵的轻率决定,现在他还不明白,但是也需要谨慎对待,否则万一到时候后者突然发难,那就后悔莫及了。

    “王上切不可掉以轻心,这张延此番举动着实可疑啊。”周市拱手行礼建议道。

    这一句话让魏咎从喜悦中醒过来,他微微摇了摇头,自笑的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本王确实有些疏忽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只有等到项羽的先锋军赶至,我们才可以松一口气啊。”

    而在张延大营中,听着属下汇报皇长子扶苏大军的动向,张延表情有些凝重,他当即说道:“斥候来报,项羽的两万大军已经抵达了砀郡,且泗水郡郡尉已经兵败被俘,现在这项羽来此之前攻取了相县。”

    听到这里,在座的众将领也是一抹阴沉的表情,有一将领出列拱手而道:“大将军,皇长子的军队还需两日才可抵达,若项羽明日驰援大梁,我军恐怕前后受敌,还请大将军早日决断。”

    “皇长子命我等急速来此的目的我不说你们也都明白,既然知道,这还有何决断可言?明日项羽若是来此,我军应奋勇杀敌,先歼灭项羽的这一支军队。”张延冷冷的扫过众将领,然后不容置疑的说道,对于项羽,他倒也听闻了许多消息,所以心中也是隐隐的有些兴奋。

    “传我军令,各军安营休整,大梁城围而不攻,今夜密切监视大梁和项羽的动静。另外,派出所有的斥候,我要知道项羽全部的动向。”张延说完,又立刻沉声下令而道。

    “诺!谨遵大将军之令。”众将也知道失态比他们想象中的要严峻,不过既然张延已经发令,他们也只好执行下去,同时,虽然有些担忧,但毕竟他们的实力在这里,面对项羽和大梁的夹击,胜负还是未知。

    第一百一十章 战!

    ps:电压那里这几天电信局设备坏了,近几天上不了网。他也很着急,特地让我帮忙发上来。作为他的读者和异地的朋友,我责无旁贷的鼎力相助。他让我转告大家,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本书决不放弃。时代的大幕刚刚拉起,乱世的烽烟初见端倪,英雄的热血已经沸腾,美人的泪花悄然低落……这是个不一样的秦末!(不算字数)。

    砀郡扶苏大营,接到张延快马加鞭让人送来的信息,扶苏心下一紧,立刻召集蒙毅等人,然后来不及细说,便急促的说道:“速命大军趁夜急行军赶往大梁,张延方才送来消息,六国已经派出援军驰援大梁,且项羽也是领兵两万作为先锋军,估计不日便可抵达。我军需立刻疾行,否则张延被项羽和魏咎前后夹击,那就不妙了。”

    听到扶苏的话,众将大惊,蒙毅这个时候已经被提为了参军,从而脱离了马夫的身份,他闻言后,立刻出列,拱手说道:“皇长子所言的确紧迫,我军七万大军若是疾行,粮草辎重甚多,恐会影响行军,不如再次分出三万兵力轻装疾驰大梁,如此也不至于整个大军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