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 > 《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第9部分

《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第9部分(1/2)

    自己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不用万书记告诉结果,刘松年已经知道了,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他感到遗憾,这件事办到这种程度,他无论如何没有料到,大大出乎他的预想。他本以为略施小计就能把李玉摆平,却没想到这么难征服。按他的想法,李玉已经在家歇得不短了,虽然嘴上硬气,实际上气早消了,也该面对现实了,毕竟还要吃饭。既如此,自己主动给她一个台阶,让她把戏唱下来又算得了什么,这样她可以有脸去郊区分厂,自己也把事情处理圆满了,省得胡允初三天两头找自己,对各方都有利。但他没想到是这种结果,真的应验了他的担心。

    刘松年一下子没了主意。现在他开始佩服李玉了,觉得把李玉看低了,这不是一个好惹的女人。他重新审视了一下宋佳和王玲珑,觉得她们加在一块都不够李玉一半。这两个女人除了会卖弄风马蚤之外一无是处,只要给她们好处,就会听任摆布,才不管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不管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唉!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厂里厮打,还没碰到过李玉这样的对手。连那些大老爷们都对自己服服帖帖,这回难道要栽到一个小女子手里?刘松年仰天叹息起来。

    但刘松年毕竟是刘松年,从来都是站在自身立场上考虑问题。他又想了,自己毕竟是一厂之长,说出来的话就应该算数。这件事是自己代表厂子做的决定,即使错了,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这个厂长还怎么当?谁还拿自己当回事?况且,李玉当着那么多人跟自己大吵大闹,把这件事的老底都揭了出来,如果这次妥协了,自己的脸就没地方搁了,全厂都会笑掉大牙,连公司的人都会耻笑自己。都知道事情的起因是咋回事,这等于承认了自己改制时想大搂一把,还不被那些瞅自己不顺眼的人瞧了热闹?!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混?!

    刘松年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不能给李玉纠正过来,这只是胡允初期望的结果。但胡允初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想问题的,他已不再是仪表厂厂长,这件事要是纠正过来,人家耻笑的是自己,没人耻笑胡允初。刘松年打定了主意要拖下去,倒要看看李玉手里有什么铩手锏。不到万不得已,态度不能改变,让胡允初着急去吧。

    两天以后的晚上,李玉和刘宁把修改过的材料又给了冯志两份,刘安若干份,几个人凑在一起说起了万书记来电话的事。冯志说:“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决。也跟他们耗不起了,已经一个多月了,总这么拖着,刘松年可以不急,咱们却不能不急。听我的,今天晚上再去找魏虎。既然魏虎答应过,再跟吴长安说一说,那就将计就计,再通过他一下。这次不是求他再给说合,而是通过他给刘松年下最后通牒,定一个期限,施加一下压力。如果不给纠正的话,那就对不起,该整他们就整他们了,不能再客气。”

    听冯志这么一说,几个人都紧张起来。特别是李玉,心里马上慌乱起来,仿佛现在就要递材料了。可见这件事在她的心里压力有多重。

    第九章 最后通牒(点题)

    [李玉不能容忍刘松年一伙如此嚣张,向他们发出了最后通牒。而胡允初却背地里朝李玉放了一支暗箭。]

    最后通牒1

    李玉和冯志等人边说边去找魏虎,不巧正赶上魏虎没在家。究竟是真没在家还是假没在家,谁也搞不清楚。刘安知道魏虎的电话,就打通了他的手机,然后递给了冯志。电话是魏虎接的。

    冯志开门见山地说:“是魏局长吗?我是检察院的冯志。李玉这件事时间已经不短了,也跟您说过多次,现在刘松年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有点不识时务。既然这样,我想就不必再等了。跟您说实话,我并不想这么做,这件事如果真的闹大了,影响很不好,会牵扯不少人,所以能不通过检察院,尽量不要通过检察院。况且我也想过,这毕竟是你们局里的事,您作为领导,也不愿自己内部出问题。但刘松年一点没有改变的意思,我也是实在没办法,才决定这么办。还请魏局长理解我,正是考虑到您的面子,才等了这么长时间。”

    魏虎想打断冯志,但冯志没有停,继续说道:“不知这件事能否影响到魏局长,如果有影响,就请及早做准备。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还请魏局长原谅。其实我们对魏局长还是很感激的,尽管事情没有办成,但魏局长还是尽力了,我也代表李玉表示感谢。现在,我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院里也打好了招呼,就等着行动了。请魏局长通知一下刘松年,我再等三天,三天之内刘松年纠正还来得及。三天之后要是还没结果,就把材料递上去,那时我和刘松年就是另外一种谈话方式了。我也不瞒您,这件事很可能牵扯到公司的人,刘松年只是名科级干部,不值得检察院兴师动众。我要动,就来狠的,至少公司他们几个跑不了,弄不好还要牵扯局里什么人。这一点魏局长要有思想准备……”冯志在电话里没客气,话里话外也提到了魏虎。这是给魏虎施加压力,逼他对吴长安和刘松年施加影响。

    冯志清楚,魏虎虽贵为副局长,也不可能没问题。他的司机能和胡允初搞在一起,说明他也不是好东西。他那栋房子问题就不小,明晃晃地摆在那里。如果刘松年和胡允初等人出了事,理所当然要牵扯到公司和局里,魏虎不可能不害怕。再说现在什么是问题?贪污十万是问题,贪污一百万也是问题。同样的问题认定标准也不一样,有的在检察院看来够不上问题,但在纪检部门眼里就是大问题。比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在检察院看来算不上问题,而在纪检部门眼里就是大问题,为此丢官的人大有人在。所以,魏虎不可能没问题,有无问题他说了不算。

    魏虎果然恐慌起来,语气迫切地劝阻冯志道:“这件事请你慎重,不要太着急,我想刘松年会给纠正的,只要有一线希望,不要走法律途径……”可没等魏虎说完,冯志就挂断了电话。

    “谈崩了?”李玉担心地问。

    冯志神色凝重地说:“没有,魏虎害怕了,劝我不要经过检察院。那就看他能否起作用了,现在的主动权操纵在刘松年手里,三天后才转到咱们手里。眼下只能先这样,再等刘松年三天。下面咱们分头准备,我向倪副检察长汇报一下这件事,让他有个思想准备。材料先不给他,只是先勾通一下,以便到时候特事特办,尽快得到批准。你们几个这两天合计一下,看材料有没有漏洞。这一仗要么不打,要么必胜。”说完几个人就分手了。

    回家的路上,李玉的心情很复杂,也很沮丧。真正要往检察院递材料的时候,她又犹豫起来,仿佛不相信这一现实。回家后,李玉和刘宁都没提刚才的事,觉得事情只能这样了,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只有刘宁恶狠狠地说了一句:“官逼民反!”就不再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冯志又给李玉打来了电话,郑重其事地问:“这件事你再好好想一想,主要听从你的意见。毕竟你是当事人,我们几个都是旁观者。如果你心里吃不准,我这边还可以等两天,以便你想清楚。”

    李玉则说:“不用想了,你放心,我不会退缩的。刘松年和胡允初这么不是东西,这么下作地对待我,我怎能放过他们呢?不管结果怎样,我一定和他们斗到底。”

    冯志又说:“我并不怀疑你的决心,但我办过很多案子,举报人反悔的情况还是有的。你要清楚,案子一旦进入法律程序,是不会停下来的,你和我都无能为力了。这会将刘松年和胡允初他们整得很惨,让他们很难受。我担心他们会向你求情,如果那样,你也不要可怜他们。如果可怜他们,这件事就不好办了。”

    最后通牒2

    “我不会可怜他们的,他们算计我的时候为什么不可怜我。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要和他们斗到底。”李玉说得很坚决。

    “这就好,要的就是这句话。我是担心你心肠软,到时候会可怜他们。”冯志放心了,就挂断了电话。冯志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前遇到过类似情况,嫌疑人被整得受不了时,会向举报人求情。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嫌疑人可怜兮兮的样子,举报人反而可怜起嫌疑人来。有的干脆推翻了举报材料,陷案子于被动。李玉岂又不是这样,在即将把材料递上去的时候,心里的滋味难以说清。她倒不是可怜胡允初和刘松年,而是为那些即将受到牵连的人难受。

    对胡允初和刘松年这种人,李玉恨不得把他们送进监狱,这是他们应得的下场。但她还是不忍把材料递上去,因为这会牵扯不少人,有些还是跟她关系不错的人。虽然这些人多多少少有点问题,但没有胡允初和刘松年那么严重。如果检察院进入,势必会触及这些人的问题,她等于把这些人也告了,他们以后能不恨她吗?

    接完冯志的电话,魏虎陷入了沉思。此前,他正在一所别墅里跟情人打情骂俏,没想到被冯志一个电话弄得兴趣全无。

    这所别墅是魏虎为情人准备的,是两个人幽会的场所。魏虎的情人是冰冰夜总会的三陪小姐,人长得妖冶无比,把魏虎的魂都摄去了。魏虎经常接受下属单位的招待,这些人知道他好这口,就常常安排他到冰冰夜总会消遣。一来二去,他和一个叫思梦的三陪小姐好上了,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起初,魏虎的妻子不知道这件事,以为魏虎工作忙,时而夜不归宿是正常的。但日子久了,她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件事,就跟魏虎大闹了一场。一时间闹得上上下下都知道了,魏虎没办法,只得收敛下来。可时间不长,魏虎又和思梦旧梦重温起来。魏虎手里有钱,干脆买了所别墅,做起了金屋藏娇的营生。这所别墅在江城远郊,位置偏僻,魏虎隔三差五就来跟思梦会面。妻子不知道这个地方,倒也相安无事。

    魏虎宁神静气,前思后想,觉得李玉这件事需要认真对待了。他害怕了,认为这件事越来越不可控制,而且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他清楚,刘安虽然几次来找自己,但自己不能涉足太深。已经到了这种时候,涉足太深会难以脱身。胡允初在这件事上起不了多大作用,关键在吴长安那里。但自己对吴长安不能说得太多,说多了显得有问题。他看清了形势,决定脱身了。

    魏虎拿起了手机,给弟弟魏彪打了过去,严肃而果断地说:“是魏彪吗?你现在听我说,明天买卖先别干了,务必从仪表厂搬出来,什么原因不要问,先搬出来再说。有一点你要记住,临走之前,一定要把欠仪表厂的费用缴纳清楚。不要问为什么,听我的没错。记住了,明天务必搬出来。”说完后就撂下了手机,继续琢磨起来。魏虎的弟弟魏彪租用了仪表厂的厂房,经营着一家汽车修理厂。

    思梦见魏虎心神不定,明显有心事,便坐在了他腿上,娇里娇气地说:“哎呀我的大局长,什么事让你脸色这么难看呀,是我没有陪好你吗?”

    yuedu_text_c();

    魏虎正盘算着李玉之事如何结局,没理会思梦,象是没听见她的话。思梦生气了,拧了魏虎一把。魏虎疼得一咧嘴,勉强笑了笑说:“别多心,不是因为你,是为别的事烦心。好了,有你这么个美人在身边,多烦心的事也不会在意。”

    思梦乐了,剥了个桔子递给魏虎,笑着说:“真没想到,堂堂副局长也有烦心的事。什么事?说出来听听。”魏虎接过桔子没有吃,也没说话,继续琢磨起了冯志的电话。他想了一会儿,觉得在胡允初手里应该没什么把柄了,都是死无对证的事。胡允初虽然为自己花了不少钱,但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天知地知,没有真凭实据,即使胡允初出了事,也是死无对证。没有证据,检察院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最后通牒3

    但是,魏虎总感觉不踏实。他心里有鬼,自忖在儿子结婚这件事上,操办得确实有点过,弄不好要出事。按理这样的事魏虎不应该放在心上,只要纪检部门不查,是没有问题的,谁家孩子结婚不操办一下?可眼下风头不一样。日前,上面反复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禁止利用婚丧嫁娶之机请客送礼,大操大办。而且局里刚出了件事,一名正处级干部就是因为儿子结婚大操大办,被政敌暗地里捅了一刀才丢官落马的。

    这名干部叫范文华,曾在局里干过一阵子。此人很有能力,头脑灵活,人缘也好,各种关系处理得当,深得领导赏识,在局里算得上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此人就有这种本事,不管局领导之间的关系如何难以处理,他总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把关系处理得明明白白。后来有了机会,他就到局下面某个单位当了一把手。

    范文华确实谋到了一个肥缺,手下有五六个事业单位,管着几千人。多少人争这个肥缺都争不到,幸运却落到了他的头上,为此他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可他忘了一句俗话,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这句话放到他的身上恰如其分,一个人如果仕途太顺,就有可能翘尾巴。

    因为官来得容易,范文华就有些飘飘然,忘乎所以起来。他以为自己是新提的一把手,上面关系处理得好,局领导都支持自己,这五六个单位和几千人马还不是听自己使唤,随便怎么做都可以。

    范文华上任头一件事,就是人事上的调整。他把五六个下属单位的领导都换了,基层小头目也换了不少。当然,范文华换人没有白换,借机发了一笔大财。他的目的跟吴长安相差无二,也是换上自己的人,抓好自己的钱。可范文华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处理上面的关系在行,处理下面的关系就不那么灵光了。他此举犯了大错误,得罪了一大批人。

    范文华所谓的人事调整,实际是把一些人的饭碗夺下来,给了他自己的人,是一次利益再分配。但换下来的这批人都是单位的能人,很有影响力,已经在单位泡了多年,手下有一帮心腹小兄弟。只要他们一招手,就有一帮小兄弟跟上来,抱成团跟范文华斗。如今这些人被罢了官,丢了权,连一起混的小兄弟也丢了差事,没了好处,哪能不恨范文华,都对他憋着一肚子火,只怕没机会,有机会就朝他捅刀子。

    机会终于来了,范文华的儿子要结婚了。干部子女结婚不准大操大办,这在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党规惩治条例里写得清清楚楚,范文华也很明白,但私心贪念还是让他触犯了这一条。他认为是个敛财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规定是规定,那么多党员干部都大操大办了,也没见有人管,自己怕什么?于是,范文华儿子要结婚的消息不胫而走。

    可以想象,如此有权势的领导给儿子操办婚事,其规模自然不同凡响。局里的领导和职工都随了礼,捧了场,同事和亲朋好友自不必说,下属单位的领导和职工也都随了礼,包括那些被范文华撤换下来的人。范文华得意极了,觉得那些撤换下来的人还算给面子,关键时刻没晾自己的台。

    可范文华万万没有想到,那些被撤换下来的人不是给他捧场,而是给他下套。他们随礼是有预谋的,动机不纯。这伙人私底下串通好了,联合了几百人给范文华送礼,且随得越多越好。他们定了一个标准,每人随礼不得少于二百元,多者不限。

    办喜事的当天,婚礼现场一下子聚集了好多人,数都数不清。有的帮着张罗婚事,有的帮着收礼,有的专门负责记礼单,还有人把这些拍摄了下来,留作纪念。婚礼办得隆重而气派,礼金也收了十多万,范文华喜不自胜。

    可过了没几天,一封举报信寄到了国家主管部委,反映范文华趁子女结婚大操大办,敛取钱财。信上有几百人的亲笔签名,还附有婚礼现场的照片和礼单内容。这封信并没有寄到市里、省里,而是直接寄到了国家主管部委,好家伙,手够黑的。但也不算黑,当初范文华对人家下手的时候也没留情面。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大家有目共睹,范文华受到了撤职处分,由一个管着几千人的正处级干部变成了普通职员,手下只管着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