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占有欲 > 重生之占有欲-第10部分

重生之占有欲-第10部分(1/2)

    间比自己家还多,所以如果说韩韬身边还有谁能对韩韬的私生活讨论几句的话,周秘书是绝对能排进大名单里的。

    韩韬想了想,问周秘书:“你说一个人,一边跟你做最亲密的事,一边跟你把界限划得清清楚楚,是为什么?”

    周秘书多聪明啊,心里一掂量就把事情猜了个□不离十,笑得很是幸灾乐祸:“怎么个意思?左少又跟你算什么了?哎呦这性格,我可真喜欢!”

    韩韬皱眉看周秘书。

    周秘书赶紧顺毛:“咳,老韩,这个事儿吧我分析哈……”他努力回想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追美眉选修的心理课内容,尽量组织出一个靠谱的答案,“一般分两种情况:一个是他真喜欢你,不愿意用你的钱,怕你瞧不起他,或者误会他是为了钱跟你在一起之类的;再有一个就是他没把床上那点事儿当回事儿,把帐算清楚随时可以一拍两散轻松走人。”换句话说,就是把你当□了。

    尽管他的意思表达的很委婉,但韩韬脸色还是难看起来。

    周秘书咳嗽一声,不吱声了。

    “那你说,他属于哪一种?”

    这个问题可难喽!怎么说呢?周秘书搜肠刮肚地措辞,左知遥的性格太格令,处事藏得很深,再说这不是商业对手,摆清楚利益根本就行,感情的事他也分析不明白,所以他想了半天,只能提出个解决问题的建议:“其实如果你想不明白,咱们可以等。毛概上不是有这么一句嘛,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韩韬又等了一会儿,确定周秘书是没有其他话要说了,点点头:“那就等等吧。”

    周秘书松口气。

    韩韬把平板打开,一边调出文件一边说:“你上大学毛概都抄的吧?”

    周秘书不乐意了:“胡说八道!哪年我不是一等奖学金?我抄谁的去?”

    “事实胜于雄辩,毛概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两个字被韩韬重点突出了一下。

    “……”周秘书真心觉得自己的老板很小气,“老韩我想起个段子。”

    “嗯?”

    “说,你知道百度是怎么死的吗?答,因为它知道的太多了!”

    韩韬居然附和:“有道理!”说着认真打量下他。

    周秘书举起文件挡住自己的脸,哭笑不得:“不带你这样的!”连秘书都欺负,也太不厚道了。

    韩韬总算把心思转移到了工作上。

    “一月十九日,左少在科技城买了笔记本和无线上网卡等配套设施,以及一部手机,新号码是……”

    “一月二十三日,左少在南岭街枫林雅苑租了一套三居室,在家具市场买了床和床上用品,当天下午搬出酒店入住。”

    “一月二十六日,左少和盛世的业务部长见面,谈了一小时四十八分钟。”下面是备注,标明了谈话的主要内容。

    每隔几天,韩韬就能收到些关于左知遥的零散信息。他不喜欢掌握不了的事情。周秘书虽然毛概学的不怎么地,但他至少有一样说对了。看不明白的事情可以等。等着等着,真相就出来了。

    “一月二十八日,左少去陵园扫墓,在陵园逗留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坐公交返回市区。下午又和盛世的业务部长见面,继续商谈服务器租赁问题。晚上在富春楼订了年夜饭,二楼五包。”

    看到这个报告,韩韬乐了。他老爸弟弟都活得滋润着呢,他还真不忌讳。

    “二月五日,左少在富春楼独自度过除夕。”

    “……”

    “二月二十六日,左少和盛世正式签订服务器租赁合同,下午,盛世总经理请左少吃饭,晚上去天乐唱歌。二十七日凌晨,左少结账,离开天乐。”

    “三月二日,左少请网络管理监察局办公室主任吃饭,盛世总经理作陪。席间左少送出一块手表,当晚消费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二元。”

    “四月……”

    yuedu_text_c();

    海城的春天拖拖拉拉地来了又走了,入夏的初雨在夜里敲开窗,连风都是暖的。韩韬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街上的夜景,细雨里,车河都闪亮朦胧起来。

    “五月十七日,牟局长家小儿子生日,他去送礼——我说老韩,左少这是……啧!”周秘书把报告放到韩韬办公桌上,叹气。对左知遥,他的情绪一直很复杂,以前就觉得他心思深,做事决绝欠教训,可是真看他跟人周旋的这么艰难,他又觉得……说不出那个滋味。

    不说左知遥在韩韬身边多被人捧着,就是他爸左春在位的时候,他左知遥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少爷。就牟局长这样的,到他们家送礼都找不着门。可是左知遥就能一次一次地去和人家赔笑脸,送好处——不是所有人都能弯下这个腰的,左知遥太狠了,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老周,如果是你,你觉得你能做到他这样吗?”

    “不能。”周秘书想了想,“平心而论,我不如他狠。他的眼光很犀利,从前的华威不说了,一次华威可以说是运气,但人不可能总有这样的运气。就这几个月来看,我只能说,左少在投资方面是个天才。”

    左知遥在盛世租了个服务器,注资三百万成立了一家叫“博野”的综合娱乐公司。他在黄金地段租了一个写字间,雇佣的人员很简单,两个实习生一个前台,外加电话业务若干。前台搞接待,实习生核实数据,业务员打电话。公司一注册成功,左知遥就联系了省电视台的卫视频道买了一个段位,送审了一档节目。

    这个节目很简单,请三位嘉宾,一个是经济学教授,一个是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是职业投资经纪人。这三位来了也不干别的,就是来否定大多数的——每期节目里都会有五个小企业家或者小作坊主来台上对着三位专家阐述自己的发展计划,寻求注资。然后,三位嘉宾会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讨论和互动,最后决定投资给谁不投资给谁。也许一期里五位来宾都有投资价值,也许一期里一个能让人投资的都没有。一旦通过了评审团的认定,来宾将获得他所申报启动资金百分之七十的注资,而他所要付出的,不过是每年年终利润的百分之二十,直到他能偿注资为止。期间,注资方不参与经营,不影响决策,不中途撤资。

    这档节目经过左知遥三个月的全力运作,终于在五一黄金时间在卫视黄金时段首播了。节目的名字很通俗,就叫《梦想大富翁》,可是登6的效果却出人意料的轰动!

    现在社会上有想法的人多了去了。人们普遍有一个想法:人挣钱难死,钱挣钱肥死。尤其是那些怀揣着梦想的创业者们,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最天才的想法,缺乏的不过是个机会。你看人《梦想大富翁》的主持人讲的多好——梦想大富翁,有梦你就来!

    《梦想大富翁》每周一期,推出三期后,共计签订了五份梦想注资,其中最高的三十二万,最低的五万。每个得到注资的都激动万分,每个没得到注资的也受益匪浅——专家会实事求是的指出你计划的漏洞,给你一个得到不注资的理由。

    这栏目还有一个人性化的地方,就是你可以重复申请,比如你这期没过,那么你回去完善计划后,还可以再战江湖。

    与此同时,博野的“梦想大富翁”官网也全面启动,面相全国征集拥有财富梦想的创业者——四期节目后,不但节目收视率创了新高,官网报名参加梦想大富翁的人更是火爆,总人数高达两万多,官网一度瘫痪,半个月内两度维护更新。

    服务器第二次升级后,博野在官网上发了一封公开信,具体内容就是“先对积极参与节目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其次就是说由于报名人数过多,其中有很多不具备投资申报资格的也来申报,大大加大了工作人员的筛排难度,所以,公司近期会出台新的申报政策,来参与报名的人首先要缴纳所申报项目的百分之五的保证金,保证金到位,公司会在两个月内安排首度审核,如果不能通过首度审核,保证金全部推翻。如果通过首度审核,在安排上节目的具体时间。

    之后,培训了几个月的电话业务员终于粉墨登场了。他们不分节假日的抱着客户资料打电话,每拉来一单保证金就有百分之三的提层,即使电话打吐了也精神亢奋地打——半个月后,博野的账户里可动用流动资金高达八千万,而这八千万,左知遥可以不付任何费用的调动两个月!关键是,这还不算完,每天仍然有新的保证金汇入到博野的户头里!

    八千万是个什么概念?放在投资账户里,一个月的利息就能提出来一两百万!左知遥一天都没耽搁,留下两千万多应急,整整提了六千万毫不手软的投到了股市里。

    韩韬不以为左知遥是天才,他只看到了他的冒险:“他这么干,很玄乎。”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废了!在融资里翻船的还少吗?

    “是啊,玄乎,疯狂。”周秘书乐了:“年轻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凤栖玥给咱的地雷~~当新年礼物啦哈哈

    还有各位留脚印的亲,很感谢你们。刚才试了下,回评困难户了,现在这里说一下吧,=3=

    36第36章

    36

    韩韬说左知遥玄乎,这话已经很中肯了。左知遥的眼光和手段固然是好,可是一环环扣的太紧,不容出任何意外。但是,世上哪有百分之百的绝对?有了变数怎么办?所以这小家伙其实还是在赌。

    尤其是他把提出来的现金都扔到了股市里——股市是什么地方?水深浪急,万一不慎套中了垃圾股那更是瘦身利器,限量版范思哲缩水成裤衩都未必能解套。

    他的钱都是变相融资来的,周转期短,万一到该给人退保证金的时候抽不出现金来,直接就会出大乱子,被人一纸诉讼告上法庭,判他个经济诈骗都是轻的。

    “多留心,以后他会有很多麻烦。”韩韬对周秘书说。

    “……其实我一天挺忙的。老韩,你要真不放心,就把人弄回来,放身边看着不好?我们就是再留心,到底鞭长莫及,出了事儿黄花菜也凉了!”员工的精力也是精力,浪费了实在可耻。

    “恩,得想个办法。”

    周秘书眼巴巴看着韩韬,等着他给出个具体办法,可是韩韬已经把目光投到了窗外,再不看他了。

    周秘书腹诽一句,认命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雨下得轻飘飘的,丝丝雨意顺着飘窗渗透进来。韩韬站在落地窗前很长时间都没有动。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儿,反正是不想工作,什么也不想干。

    yuedu_text_c();

    那个小孩儿,总是急着长大。虽然他从没说过,可是韩韬却能感觉到他的急切。他看书,他练刀,他把自己扔进成|人的世界里厮杀,虽然他从没宣告过自己的意图,但每一天每一天都在一丝不苟地做着。

    急什么呢遥遥?好像身后有猛兽追着你似的拼命,你到底……是为什么呢?

    “老韩!”周秘书去而复返,象征性地敲敲门,接着就推门而入。韩韬还像他离开时一样站在窗口,听见他的声音回过头来。

    周秘书看到韩韬脸上的神情一愣,老板这是……什么情况?那表情怎么好像……迷惑?惆怅?失落?说不好,总之绝不是平常会出现在他脸上的情绪。

    韩韬微微皱眉,看着他。

    周秘书一拍脑门,简要地说:“左少出事儿啦!”

    正如韩韬所预料的,甚至比他预料的还要早的,左知遥已经满身麻烦。《梦想大富翁》火了,各方面的麻烦也就找上门了。

    首先,是和盛世签订的服务器代理问题。当初跟盛世签订的代理合同是委托代理,也就是说,无论网站的开发维护或者服务器的更新升级,都是由盛世承担的。盛世签合同的时候是按照一般的企业宣传网站制订的合同内容,现在博野官网俨然成了娱乐商网,这维护和升级的难度大的可就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了。盛世总经理泪牛满面地找左知遥嚷嚷,如果不重新制订合同,盛世就撂挑子不干了!宁肯赔付违约金也要终止合同——实在是赔大发了!

    再来,是来自电视台的各种争斗。《梦想大富翁》的收视率一上来,某些人的屁股坐不住了,从特约嘉宾到主持人到广告植入,都想插插手。

    先说主持人。现在的主持人原本是播报财经新闻的,当初左知遥选他一个是因为他主持《梦想大富翁》专业上也算对口,不至于闹出经济小白的笑话;另一个就是因为他便宜。这些年他一直可有可无地在电视台逛荡着,价钱上和娱乐频道那些花姿招展的比不了,基本就是个小透明。可是现在不同了,《梦想大富翁》一下子就把他推上了红牌主持的宝座,甚至隐隐有了卫视第一金牌主持的呼声——这不光因为节目策划的好,他本身专业、诙谐、冷幽默的主持风格也为节目增色不少。点击有了,贴吧有了——眼看着他红了,有些人就着急了。

    省委宣传部长的小情人那么漂亮还没有贴吧呢,没看这个星期部长秘书都来电视台“联系”两次工作了?

    再说特约嘉宾。嘉宾有三位,经济学教授很很清高,但清高当不得饭吃,《百家讲坛》的例子摆在那里,晋职称还是很重要的。再一个职业投资经济师,这本身就是个要求名气的行当。最后一个更不用说了,知名企业家。每一个发展中企业都想有这么个机会秀一下,这是什么?是活广告啊!既能树立企业形象、又能宣传企业文化、更能宣传公司品牌,你花钱做广告能有一个半小时在全国人民面前使劲儿强调自己公司最人性、最先进、最注重质量吗?不能!所以这个嘉宾——果断要上!必须要上!

    这些天电视台的各位领导行程安排都很满,主要是好几家省内企业的老总最近都清闲,又有时间打麻将又有时间做sp,还有时间……咳,录个节目之类的。

    换主持人,换嘉宾,节目冠名权,节目现场的赞助权……林林总总麻烦事儿一窝蜂地席卷而上,让左知遥疲于应对。更糟糕的是博野内部人手严重不足,虽然左知遥又雇佣了几个有娱乐策划经验的老手,可是,这些人没一个能代他做决策。事事亲力亲为的结果就是左知遥累的半死,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小时。他知道博野要怎么发展,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但却没有一个成熟趁手的团队去实现这些。这是左知遥的短板,管理是门大学问,他欠缺这个。

    这一天,左知遥从公司出来的比较早,还不到晚上十点。他白天要盯着股市,所有的活儿只能堆到晚上干,能这个时候下班已经算是难得。

    天正下着小雨,到处都水蒙蒙、湿漉漉的。左知遥把车开出地下停车场,刚往主道上拐,旁边忽然冲上个人来,张着双臂拦住他的车。幸好这时候车还没加速,他猛踩一脚刹车,车头蹭着那人的大腿停住了。巨大的冲力让那人晃了晃,整个上半身都扑在车前盖子上,抬起头,隔着风挡玻璃叫“左少”。

    左知遥认识,是侯柏安,《梦想大富翁》的主持人。

    “左少,能给我点儿时间和您谈谈吗?”侯柏安绕到车窗边,弯腰乞求。他满脸疲惫,双眼通红,眉宇间有一种类似困兽的挣扎。

    左知遥大约能猜到他为什么堵着自己,本来是不想理他的,但犹豫了几秒,还是说:“上来吧。”

    “哎,好。”侯柏安眼睛一下来了神采,又弯腰点个头,尽快地跑到另一边,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左少这么玩下班,吃饭了吗?”问完不等左知遥拒绝,立刻说,“我知道有一家新开的私房菜馆,做的东西还都精致,地方也安静,左少能不能赏个脸,让我请您吃顿饭?您这么提携我,我还没谢谢您呢。”

    左知遥的确没吃晚饭,也就不置可否地跟着他去了。车子一路开到老城区的正阳街,这一带都是解放前外国人建的小洋楼,有两层的有三层的,属于文化重点保护街区。冯记私房菜能开到这里,可见主人的底蕴非同一般。

    冯记私房菜没有招牌,只在入门的门楹上挂了一块原木底色牌匾,上头题着两个大字:冯记。左知遥小学的时候学过几年书法,眼看这两个字笔画连贯、文雅遒劲、气势宏伟,不禁抬头多看了一会儿。

    服务员也不催,叠着手在旁边等着。侯柏安见左知遥盯着门楣看,问:“左少还懂这个?”

    “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