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做军嫂 > 重生做军嫂-第17部分

重生做军嫂-第17部分(1/2)

    炸糕也不会烫嘴了。“怎么样?”李文娟先夹了一块炸糕放入李二嫂的碗里。

    付小芳试探的将炸糕放到嘴边,轻轻的咬了一小口,没有想平常时那样,一到嘴里就忍不住要吐出来,慢慢的将其吞下,过了好会儿也没有反胃的现象,苍白的脸上扬起淡淡的笑容:“很好吃。”说完又轻轻地咬了一口,她已经好久没有好好的吃东西了,以前只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勉强将食物吞下去。

    李妈他们看到一直吃什么吐什么的付小芳,终于能够顺利的吃东西了,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尤其是二哥李文辉,更是把嘴巴拉的老大老大,自从他媳妇儿诊断出怀孕以来,他还没有为即将做父亲开心几天,就被她严重的孕吐给折腾的整天提心吊胆的。

    在离开李家之前,李文娟将面烫炸糕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诉林青之后就离开了,一晚上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李文娟还真是有些想念。至于李文阳三个听到李文娟要回去,也不由得想要跟着李文娟回去,将李文娟昨天告诉自己的籍给带回来,最后,也只是李文斌跟过去了,因为李文阳的儿子哭了,他忙着哄儿子,李文辉则被一个村民叫走了,有人生病了,他只好随着村民走了,不过他们都没有忘记提醒李文斌一定要把籍带全了

    ☆、66第六十六章

    经过张爸一晚上的思考,自己两个孩子的小名也正是出炉了,张哲的小名是墩墩,希望他能够如小名的寓意一样,能够结实的张大,张宁的小名是尖尖,寓意能够一辈子被人放在心尖上。李文娟对这两个小名很喜欢,天天抱着娃娃不停的叫。

    “娟子!”李芳今早同丈夫孩子回娘家,听自己的母亲说李文娟回来了,很开心,自从李文娟随军之后自己就没有见到她了,算算有一年多了。

    “小芳?”李文娟抬起头看到站在门口的李芳,惊讶的叫道,从李妈的口中知道,李芳在自己随军之后没有多久就嫁到玉井村了,丈夫正是当时同自己说的刘大伟,嫁过去不久后就分家了,父母同他大伯住一起,小两口日子过的美美满满的,前段时间给刘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现在应该刚刚出月子,整个人丰满了许多。“快进来坐。”

    “我听说你生了龙凤胎,就是他们吧!真是可爱啊!”李芳看了看躺在小摇床的两个粉雕玉珠的孩子,明亮的眼珠子在不停的转。

    “嗯,你的孩子呢?”李文娟看她没有带孩子一起过来有点好奇。

    “孩子才满月,现在天气还比较冷,我怕他冻到了,就让我的妈妈帮我看一会儿。”初为人母的李芳现在非常喜欢小孩子,尤其是看到这么可爱的孩子,惹不住想要斗弄。

    “刘大伟对你怎么样?”李文娟看了看周围没有人,低低地问。

    “嗯很好”李芳过了许久才红着脸小声的回答。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李文娟看羞得耳朵都红了的李芳戏谑。

    “娟子!”恼羞成怒的李芳将手伸向李文娟的胳膊肘下,相识那么久当然知道李文娟的弱点在哪里,可是自己的手还没有抓到李文娟,自己就感觉后背一片冰冷,好像是被什么狠狠的盯着了。过了一会李芳觉得盯着自己的视线转移了方向,没有再盯着自己了,僵硬的回头。

    “娟子,我出来了有段时间了,孩子也会找我了,我就先回去了,你有空来我家玩啊!”李芳从第一次见到张建兵就很怕他,虽然李文娟同自己说过张建兵其实人挺好的,可是自己每次见到他都会被他冰冷的气势给冻到。她永远忘不掉上次在李家门口,张建兵看向林青嫂子后母的眼神,实在是太让她害怕了。

    “嗯,我会在家里呆五六天,到时候我如果有时间就去找你。”李文娟也看到了自己的丈夫从外面回来,也知道李芳有些怕自己的丈夫,虽然自己同她说过其实张建兵就是纸老虎也就在你面前是纸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没有用,她也就没有办法了。

    “看你,一回来就把我的朋友给吓怕了。”李文娟看着李芳快速的往回走,好像后面跟着一匹狼似的,重重的捏了一把张建兵的腰。

    “孩子都在找你了。”张建兵看着远去的李芳,自己也没有办法,不知道为什么媳妇儿的这个朋友每次见到自己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溜得贼快,全然忘记了自己每次看到,自己的媳妇儿同别人走的很近就忍不住冒酸水,时不时飞几次冷刀子。

    张建兵夫妻在家里呆了六天就回去了,李文娟把从自己搜集到的资料都交给李文阳他们之后,也就放心的先回去了,打算等国家把恢复高考的消息颁布之后让李晟晖从北京寄那本传说中的《数理化自学丛》,这样一来他们考上大学的几率就大了很多。

    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暗示着被废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开科的可能。经过44天的争论,当年10月,教育部终于拿出可行性方案: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正式宣布恢复高考是在77年的10月21日,同一时间全国个大媒体将这一则喜讯传遍大江南北,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更是许多人人生的拐点。恢复高考并不是简单恢复了一个入学考试,更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是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当年的老三届、新三届,不管是否考上了大学,他们都构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悲喜,和共和国的命运,和共和国的悲喜,重叠在一起,令人分不清彼此,令人唏嘘,令人扼腕。

    李文娟已经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哪一天恢复高考,只是最近每天都通过收音机收听最新的消息,她已经知道邓爷爷已经复出了,因而恢复高考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这天李文娟和表嫂潘琴带着孩子坐在自家院子前的大树下乘凉,收音机里传出的消息,李文娟正在给流口水的女儿擦嘴的手停住了,巨大的喜悦涨满了胸膛,虽然知道国家一定会恢复高考,自己也早早做好了准备,可是当这消息真的公布的这一瞬间,她真的被这巨大的喜悦给怔住了,眼泪忍不住的掉下来

    “文娟,文娟要恢复高考了”潘琴听到收音机里消息,放下手中的衣服,摇了摇还在发呆的李文娟,喃喃的开口。

    “嗯,我也知道了。”李文娟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了,快速的用手被将眼泪擦干。

    “我们都可以高考了,终于可以高考了呜呜”潘琴忍不住哭出声来,她可以说是出生在香门第,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师,爷爷奶奶也是老师,祖上也出过不少的先生,在十八岁之前真的很幸福,可以这并没没有维持下去,在她原本以为自己也能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时,一场浩劫将这希望化为泡沫。原本受人尊敬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一夕之间成为被大家批斗的对象,受不了这种打击的祖父祖母在这时候一病不起,最终含恨而终。自己也没能够成为一名老师,而是随大家一起被下放到农村,正是在那次在南下的火车上遇到了刚参军不多久的李晟明

    “嗯,我们都可以高考了”自从自己重生以来就在期待这次的高考,希望能够再次走进大学的校园。

    “对了,不是还有要求么?”冷静下来之后潘琴想到自己‘成份’,刚才被‘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冲昏了头脑,没有听清后面的考生应试要求。

    “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这个我们符合,政治审查主要看的是本人的表现,破除了‘唯成份论’,这样一来就没有所谓的成份问题,我们就符合了,还有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我们身体都很健康看来这个我们应该也没有问题,这样一来所有的条件我们都符合。”李文娟努力回忆刚才听到的消息,一条一条的分析。

    “真的?”潘琴双手抓住李文娟的手,看着李文娟的眼睛,希望这是真的,那么多年来,自己因为‘成份’问题被别人拿来说事,如果不是后来自己嫁给了李晟明,自己的处境未必会更好。

    yuedu_text_c();

    “嗯,真的,我们都可以参加高考了。”李文娟是知道潘琴的情况,也知道她因为‘成份’问题吃了很多的苦,受尽白眼,不公正的对待,因此‘成份’问题一直压在她的心头,反手抓住她的手,安慰她不安的心。

    “你们这是怎么了?”张建兵从训练场上回来,发现自己的媳妇儿和李大嫂在两人在院子里握住双手,在对视,两人眼睛都红红的,明显是哭过,心忍不住揪在一起,大脑在不停的思考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发生。

    “建兵,你回来啦!你知道吗?要恢复高考了,我能上大学了”李文娟转过头看见自己的丈夫回来了,起身紧紧抓住张建兵的胳膊。

    “嗯。”张建兵摸了摸李文娟的脑袋,也为她高兴,从李文娟嫁给自己之后,只要有时间,她都一直坚持在,他知道她很希望有一天能够恢复高考,圆了大学梦。

    “你们这是?”李晟明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老婆不在家里,想了想这段时间自己的媳妇儿都是蹭在张建兵家逗宝宝,换了件衣服出来,看到三个人都站在院子里,自己的媳妇儿眼睛红红的,有些着急。

    “明哥,恢复高考了,我能够参加高考了”潘琴拉着自己丈夫的手激动地说。

    “真的?”李晟明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知道自己媳妇儿心里一直有个坎,现在如果她能够参加高考,那么长久以来压在她心头的石头就能够彻底的去除。

    “嗯,我们刚刚听到广播了。”潘琴压制不住心里的激动。

    “我去做饭,表哥嫂子,你们等会在我这里吃。”

    经过一天的时间,李文娟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激动,冷静下来的李文娟想到了后来给渴望考上大学的知青们带来希望的《数理化自学丛》,据后来的考生说,这本在高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现在应该还没有出来,不过自己要先提醒李晟晖,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买到。

    第二天李文娟一早去给表哥李晟晖拍电报,让他最近留意一下有没有有关高考的籍出来,如果有的话,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他们兄弟姐妹们寄来。

    京城李家,李晟明收到李文娟的电报,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就一直在关注这这件事,庆幸的是,由于李文娟的提醒,他在《数理化自动丛》刚出来就知道了,不过知道这消息的人还是蛮多的。为了能够买到这本李晟明连夜在新华店门口排队,而且还托自己的发小帮忙,千辛万苦的买到了三本《数理化自学从》,自己留了一本,给李文娟潘琴寄了一本,给在白沙村的李文阳他们寄了一本。

    ☆、67第六十七章

    李文娟在第一时间将消息拍电报回家里,生怕他们没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接到消息,做好准备,时间不多只有只有四十几天,她知道在白沙村,没有收音机,即使有收音机也没有用根本就接收不到,村里只有两个大喇叭,有什么事情都是同过大队长,每隔几天到镇上买这几天的报纸,然后将重大的事件通过大喇叭宣传,至于送报纸的根本就不去白沙村。

    “小阳,小辉,你们快过来!快过来看”李爷爷气喘吁吁的拿了一张纸跑到李文阳兄弟出公分的地方,激动地叫道。

    “爷爷,您慢点。”听到叫声抬头看到自己的爷爷,手里拽着一张纸,丝毫不理会田埂的坑坑洼洼,一扭一拐的向自己走来,看得他心惊胆颤,就怕他一不小心摔倒田里,匆忙的放下手中的锄头向他赶过去。

    “爷爷,出什么事了那么急?”在田地另一边的李文辉也匆匆的放下手中的活。

    “刚刚收到囡囡的电报她说恢复高考的消息已经出来了。”李爷爷激动地大声说道。

    “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李文阳抢过李爷爷手里的电报,‘10月21日国家宣布恢复高考,12月11日至13日全国高考‘映入自己的视线。

    “嗯,我们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参加高考了。”李文辉喃喃的开口,眼眶渐渐的湿润,李文辉的成绩是所有兄弟姐妹中最好的,他从小就喜欢学医,这么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自从自己高中毕业后自己就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书,把家里的书籍都快翻烂了,两年前李文娟给了自己这个希望,自己不像李文阳他们在许久没有得到切确的消息后,就慢慢的不在复习了,他却丝毫没有放松,就怕哪一天真的重新开始高考了,自己却没有准备好,错失了机会,现在终于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了,他怎么能不高兴。

    “让我看看。”一起在地里干活的知青们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瞬间就放下了手中的农具,快速的向他们围过来。

    “终于恢复高考了我们终于可以离开了”一个知青得到切确的消息,就蹲在地里捂住脸大哭了起来。八年了,他从一个学生变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已经快八年了,在这八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的家,想念那个生他养他的城市,想念那肆意的学生时代

    “恢复高考了恢复高考了”另一个知青靠在她同是知青的丈夫怀里,多年的农村生活让她习惯了农村的生活,都快忘记自己是城里人了。

    “我们要回去回家好好复习”想到自己的书籍还在家里的知青,激动地叫起来,他要回去,他要回去好好复习,回去参加高考,为了能够早日离开农村他不敢在这里娶妻生子,在这里安家落户,就怕哪一天能够回去的时候,回去不去了,这两年家里人一直催自己结婚,可是他就是顶着年龄的压力,就是在盼着回去的一天,现在恢复高考了,那么自己就有回去的希望了。

    “国家有希望了,有希望了”一个五十几岁的老者泪流满面,他是一名早期被下放到农村的学者,他一直认为国家是不会忘记人才的,总有一天会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会恢复高考的

    白沙村李家集聚了一干亲戚,他们激动地围坐在饭桌边,没有位置的则站在一边。

    “现在家里还有多少套的高中课本?”淡定下来的李爷爷看了看围在周围的孙子外孙们,吸了一口旱烟问道。

    “小妹上次回来提醒后我们就又收集了一些书籍,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村里所有的课本加起来都还没有我们合起来的多。”老大李文博开口,现在想想幸亏自己的堂妹在两年就从她老师的口中得知有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那时候他们就收集了许多相关的书籍,上次她回来的时候又同他们提了一次,他们兄弟几个又偷偷的从回收站里找了一些书籍,不要的话现在他们一定是像周围的人一样在四处的寻找书籍。

    yuedu_text_c();

    “你们把所有的书籍都清点一下,看有没有多的,均几分出来分给自己媳妇娘家的兄弟。”李爷爷可是看出来了,自家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是作为自己孙子们枕边人的孙媳妇绝对是发现了什么,虽然之前没有说,但是现在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了,为了她们自己和自己娘家人,她们绝对会闹了,与其到后来整个家弄的鸡犬不宁,还不如现在大方一点,不然到时候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做了城里人,自己孙媳妇的娘家还是泥腿子,到时候矛盾肯定会有的,他可对自己现在的孙媳妇很满意,可不想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再说了自己孙媳妇娘家也发达起来了对自己家也有好处。

    “嗯。”李文博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媳妇肯定是多少知道自己家有书的。

    “还有如果还有多,你们给几份给村里。”李三叔开口,如果到时候都是自己家里的孩子上了大学,他们家的孩子因为没有书籍而耽误了,没准会给自己家族带来多少的红眼和麻烦。如果自己家均出几本书,到时候他们没有考上也只能在羡慕和在背后说说,不敢在他们面前说什么的。而且作为村里的大队长,他也希望自己村里能够出更多的大学生,到时候到镇上开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