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文采风流 >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19部分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19部分(1/2)

    吧!”

    李静香捂着嘴“咯咯”笑着说:“你好有幽默感啊!”台下的观众也“呵呵”地笑成一片。

    张铎说道:“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我在过去的十六年中,无论碰到多糟糕的事,都能从中找到一丝喜剧色彩,来到达自我嘲解的目的。”

    李静香问:“能具体举下例子吗?”

    张铎仰着头想了下说:“我小学的时候,在河里玩水,一脚踩到深坑里,当时一下就沉下去了,是被我同学一把拽上来的;在沙坑里玩沙子,被片下来的沙子砸过,差点就给埋了;初中住校的时候经历过火灾,大冬天的时候,一帮孩子穿着秋衣秋裤站在外面;在学校玩双杠的时候从上面掉下来,把胳膊摔骨裂了。”

    “然后我就跟我爸爸讲,我说爸,你看我从小到大经历过水劫,土劫,火劫,金劫!看来我还得有次木劫啊!我以后走路得离电线杆子远点,因为我们那的电线杆子是木头的。我说哪天我别被它砸了,应劫而亡。”

    李静香忍不住笑,问道:“你爸爸听了是不是特震惊?”

    张铎感慨说:“老震惊了,拽过去揍我两回呢!”

    演播大厅里顿时笑声一片,电视机前的观众也笑的不行。张铎的母亲王淑英说:“他跟你说过这话?”张振兴笑道:“这混小子,胆子真大,上了电视也敢胡说八道!”

    张铎继续说:“我爸虽然揍我,可心里面也犯嘀咕,心说不会真犯什么说道吧,就领我找我们乡里一个算命的“半仙”。“半仙”问了我的生辰八字后说,哎呀,这孩子五行全缺啊!不破将来肯定难逃“木劫”。我爸就问他怎么破,“半仙”说这么的,我给他起一个五行全有的名字,就叫金灶沐吧!”

    李静香捂着嘴问:“是火土灶,沐浴的沐吗?”

    张铎说:“对,就是那个。”

    电视机前好多观众都笑地不行,讨论着此刻的话题。

    “那半仙也太逗了吧,还五行全缺!”

    “金灶沐,太有才了,这样的名字都能想出来。”

    “五行全缺,那星仔岂不是缺大发了!”

    “星仔干嘛不起金灶沐这个笔名啊?起这个名早就火了!”

    “星仔现在就很火好不好!”

    李静香笑着问:“那当初为什么没用这个名字!”

    张铎一副诧异的表情,“我怎么可能相信这种话,如果改名那才真叫五行全缺呢!”

    李静香说:“跟你谈话感觉你好睿智,一点都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张铎说:“我从小就想的多,好多事也比较看的开。”

    李静香问:“比如说呢!”

    “比如说,卖萌!”

    李静香疑惑地说:“你说卖萌的意思是?”

    “就是我们常说耍贱,跟父母啊,长辈啊!我长这么大没跟父母、爷爷奶奶他们撒过娇!”张铎说。

    李静香感觉特惊奇:“像你这样的人好少啊,因为大家小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跟父母、长辈撒娇!”

    张铎表情严肃地说:“我不会,因为我的父母非常爱我,我不需要去表现自己来获得他们的关注。不用我说,他们自然就会买我需要的东西。我想要的他们一般都会买给我,如果不买,肯定有他们的理由。我出门的时候,他们就会拿钱给我,告诉我该花的钱别小气,但也不要浪费。我从小到大没跟他们要过钱。”

    李静香震惊道:“好幸福啊!你想过将来要好好报答他们吧!”

    张铎说:“那是肯定的,我现在就在报答。我得到的稿费几乎都在他们那!”

    李静香眼睛一亮,瞳孔瞬间扩大说:“那有好多钱吧!能透露具体的数字吗?”

    yuedu_text_c();

    张铎把身子往后靠了靠,微笑说:“男人的钱包,女人的年龄,这都是不能提及的!”

    此刻,电视机前的观众又讨论起来。“你们说星仔到底赚了多少钱?”“怎么也得有一两百万吧!”“《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就得赚一两百万好不好!”“估计有三四百万!”“靠,年少多金啊!长的又帅,不愧是我的偶像!”

    李静香心中暗自觉得可惜,年少多金,长的又帅,就是年龄太小了,否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对象,一会自己或许可以帮帮他。

    李静香笑着说道:“我不介意透露我的年龄!”

    张铎微笑说:“我介意透露我的收入!”

    “你拿到第一笔稿费的时候特别兴奋吧!”

    张铎说:“还好,因为当时是跟我父亲一起拿的,只是卡里的几个数字,不如现金来的震撼……!”

    张铎跟李静香谈了做人,家庭,写书的辛苦等。到了观众提问的环节,有现场观众起身问道:“星仔,你好,我是你的书迷。你现在同时连载《射雕英雄传》和《明朝那些事儿》每天更新一万四千字,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铎说:“我差不多一有空闲时间,就在脑子里构思情节,然后每天晚上打出来,差不多每天都要夜里一两点才睡。”

    那观众又问:“你的《明朝那些事儿》号称史料来自《明史》跟《明实录》,请问你之前就读过这两部书吗?”

    张铎说:“是的,我在初中时就读过《明史》和《明实录》。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一片震惊,“哇,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看这类书,‘星仔’真乃神人也!”张振兴却气得不行说:“这混小子,到底没管住,一天天地就知道看课外书!”王淑英却心疼说:“这孩子,天天熬那么晚,也太苦了!”

    一个女孩子接到话筒,没有提问,却带着一束花上了台上献给张铎。张铎起身接过说:“谢谢!”

    女孩子跟张铎抱了一下说:“我想问星仔,你心目中的的那个她是什么样的?”

    张铎想了下说:“我这人有点大男子主义,我喜欢那种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的女孩。能激发我保护她的**,让我在心里忍不住想要对她好。”

    张铎回答了几个观众的问题后,李静香走到台前说:“星仔的小说自现世以来,除了受到书友们的大力追捧,也曾引发过广泛的争议。那现在我们请到两位特邀嘉宾,请他们上来,跟孟南星探讨一下关于小说创作的话题!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著名作家——秦时月,燕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齐思远,有请二位!”

    现场的音乐顿时变得激昂起来,跟前世发哥演的“赌神”出场时的音乐很像!张铎突然间感觉有些奇怪,自己进来的时候没有这些,坐在沙发上就等开始了。怎么感觉这两位特邀嘉宾的排场比自己还大呢?没道理啊!

    秦时月和齐思远衣冠楚楚地走进演播大厅,有工作人员推过一个长沙发,让二人坐在李静香的旁边。坐在中间的李静香介绍到:“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国内著名作家,出版过小说《大秦帝国》的秦时月。”

    秦时月挥手向前说:“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秦时月。”

    李静香继续介绍:“旁边的这一位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齐思远,对于思远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不过思远却是名家弟子,他的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历史学者,燕京大学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夏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冯玄清教授。”

    张铎闻听,心中却是一个激灵,暗想道:“居然是冯玄清的弟子,昨天竟然没告诉我,看他们是来者不善啊!”

    正文 第六十章 激辩

    李静香继续介绍道:“思远不仅出自名门,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当年高考的时候,是我们北方两市十三省的文状元。”

    现场观众瞬间“哇”地一声,开始议论纷纷。一名男观众说:“这齐思远好厉害啊,普通人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他居然能成为两市十三省的文状元,真了不起!”

    他旁边的女观众则一脸花痴的说:“他不光厉害,长的也好帅啊,特别是他的脸,比一般的女孩子还白,简直就是我心中的白马王子啊!”

    男观众的脸瞬间拉成苦瓜型:“低声说道,我恨齐思远。”

    女观众转头问:“你刚才说什么?”

    男观众忙说:“没,没说什么!”

    此刻京城一家星级酒店的包房内,冯玄清和几位好友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直播。一位留着胡子的白须老者捻须说道:“玄清,你这位弟子可称的上是人中龙凤,跟你也学的差不多了,让过来帮我吧!最近又发现了几座魏晋时代的陵墓,我这边人手不够啊!”白须老者是燕京大学考古学系副主任关万里,跟冯玄清一向关系密切。

    冯玄清皱着眉说道:“等节目弄完,我跟他说说吧!只是思远脾胃不好,恐怕受不得那份辛劳啊!”

    yuedu_text_c();

    关万里说:“唉,不妨事!只要他多调理调理,平日里不可生气,也就没事了!”

    演播大厅内,齐思远谦虚说道:“其实没有静香姐讲的那么厉害,我当初是我们省高考的文科状元,而在北方两市十三省中分数也是最高的,所以大家才会这么称呼我。但因为各省的试卷内容不同,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只是媒体抬爱,才给了我这么一个称号!”

    李静香“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这样!不过思远你真的是太谦虚了!那现在两位特邀嘉宾已经请到,让我们将话题转移回‘星仔’的小说上。看看他们对于文学和历史又有着怎样的见解!在面对分歧的时候又有着怎样的争论!现在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唇枪舌剑!友情提示一下,后面的节目更加精彩!”

    秦时月率先说道:“星仔,你好,看了你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我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不吐不快,还请你不吝赐教!”

    张铎忙说:“不敢谈赐教二字,有什么疑问,但说无妨!”

    秦时月嘿嘿一笑:“我读了你的书,发现里面的史料没有半点差错,实在让我敬佩不已啊!”

    张铎说:“我曾反复翻阅《明史》和《明实录》,不敢有半点懈怠!”

    秦时月诧异说:“这么说‘星仔’小小年纪就已经熟读这两部书?”

    张铎谦虚道:“不敢说熟读,不过是略懂而已!”

    秦时月嘿嘿冷笑说:“如此我便要请教一番了!

    张铎把身子靠进沙发里,坦然说道:“但说无妨!”

    秦时月说:“既然是说明朝的那些事儿,咱们就先说说明朝的国号是如何来的吧!”

    张铎说道:“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参加红巾军,红巾军奉的主是小明王韩林儿,所以这‘大明’的国号是来源与小明王的‘明’。”

    秦时月摇头冷笑道:“太肤浅了!”

    张铎反问:“那秦兄的见解呢!”

    秦时月虽然不太了解明朝的历史,事先却做好了准备,对于明太祖这段历史还是下了几天功夫的,有心算无心,不信难不倒张铎。

    秦时月当下说道:“小明王的‘明’源于明教,也就是‘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的一个波斯人创建的,明教在唐武则天年间传入中国,却一直神神秘秘,因为他们宣扬‘弥勒降生,明王下世’,一些反抗朝廷的人常借此号召群众,所以明教常常遭到禁止。而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又与佛教拉上关系,最后形成了白莲教。韩林儿被刘福通拥立,号称宋徽宗八世孙,提了两句口号叫,‘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宣称小明王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以后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生活,因此红巾军才奉小明王为主。”

    秦时月说完,洋洋得意。因为他读《明朝那些事儿》,发现孟南星关于明朝国号的来历写的非常少,只有短短的一段话:“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朱元璋出身于明教,所以才有此名,而另一些人认为,元是北方政权,按照风水来说,是水,属阴,而朱元璋定都南方,要用南方之火明来镇住北方之水阴。当然了,情况到底是怎样,只能去问朱元璋了。”

    秦时月认为孟南星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说那个抄袭团队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他就从明朝国号的问题上入手,先把孟南星难倒,只要孟南星答不上来,他便可以撕破脸来说,你连明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都弄不明白,还敢写明朝那些事儿?进而就可以用出一些羞辱的手段,比如说背上一段太祖本纪,然后问孟南星知道什么意思吗?不知道啊?太祖本纪都听不懂,还敢说熟读《明史》,我大嘴巴子扇死你!

    哪知张铎不等秦时月继续卖弄,便嘿嘿笑道:“1367年,朱元璋派部将廖永忠接小明王韩林儿到自己的大本营,在来时的水路上,小明王却神秘地淹死了。朱元璋在这里的嫌疑不用多说,但他却还是沿用了‘小明王’的称呼,定国号为‘大明’,秦兄又是怎么看呢?”

    “这!”秦时月卡壳了,他毕竟不是专门研究明史的学者,背背事先准备过的稿子还行,让他具体分析就傻眼了。齐思远也没精研过明史,对秦时月求救的目光视而不见。况且他对秦时月也有几分不满,其实按照专业分工,应该是他在历史方面揭露孟南星,秦时月从文学方面批判《明朝那些事儿》的浅显粗俗。可秦时月那肯啊,怎么愿意把揭开孟南星欺世盗名的功劳拱手让人,在不配合就不让上节目的威胁下,总算搞定齐思远。现在齐思远恨他出丑还来不及,那里肯去帮他。

    秦时月“这”、“这”了两声后说:“朱元璋定是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被人怀疑是他杀了‘小明王’。

    张铎冷笑道:“荒唐,他这样就掩了天下人的耳目了吗?那个不怀疑是他杀了小明王。”

    秦时月额头开始冒出细汗,窘迫地说:“那你说为什么?”

    张铎得意一笑,说道:“那么多人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为了明王出世,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朱元璋要是把‘明’抛开,岂不是寒了手下将士们的心,所以小明王死后,他要把‘明’这个位置占着,因为很多人是奔着‘明王出世’来的。‘小明王’宣传‘明王出世’推翻了元朝,那将来是不是还有人宣传‘明王出世’推翻他的王朝呢!肯定还有这个问题,但不能让别人再利用明王反对他,所以朱元璋自己就是明王,他的天下就是大明。”

    “而且,我们说古代造反起事都说大,大唐、大齐、大宋,怎么偏偏‘小明王’这就成了‘小’呢?其实‘小明王’的这个‘小’是朱元璋给加上去的。朱元璋是明王,是大明的皇帝,他自然不能让‘小明王’比他大。如果‘小明王’称‘大明王’,朱元璋总不能叫自己的国家为‘老明帝国’吧!”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时笑了起来。有的说“真是太长知识了,想不到孟南星这么有学问!”有的则说“果然是唇枪舌剑,好精彩刺激啊!”

    酒店包房里,冯玄清和关万里等人却面色凝重,想不到这孟南星竟然不是浪得虚名,这下事情可不好办了!

    秦时月却有些傻眼,齐思远言之凿凿地说孟南星根本不可能有时间读《明史》和《明实录》,哪知现在说的头头是道,自己都快被绕晕了。可他却不甘心自己这么就失败了,他一定要揭开孟南星欺世盗名的真面目。

    秦时月用手插了下额头细汗,面容有些狰狞说:“你说的都是一面之词,其实是因为五行之说,北方是水德,南方是火德,蒙古人以水德取胜,南方的朱元璋便以火德取胜,火就是明,就是光明。《太祖本纪》说朱元璋伴火而生,得了火德。本纪上说;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惊以为火,惊……。”

    yuedu_text_c();

    秦时月却是惊不下去了,他本来准备好这一段,就是想在孟南星答不出的时候背出,然后问他知道什么意思吗?不知道啊,这是说朱元璋伴火而生,得了火德的意思!哪知他惊怒交加,后面竟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张铎嘴角微翘,笑着张口说道:“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秦时月哪知孟南星过目不忘,但见张铎抑扬顿挫,朗声背诵起太祖本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