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文采风流 >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36部分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36部分(1/2)

    忙说:“是,是,是我考虑的有欠缺。”

    陶康成冷笑道:“你到是很会应变,觉得张铎用处不大,还知道找圣心代替。”

    孔元良深知陶康成外宽内忌,猜疑心颇重,如今不小心犯了忌讳,战战兢兢地说:“我也是想老板分忧,早日把兴山的旅游事业发展起来。”

    陶康成说道:“小心机灵过了头,却连头都回不了!”

    “老板,我知道错了!”

    “走吧,先回去,明天再说了!”

    ……

    张铎驱车回到家,洗漱之后,躺在床上想影视城的事。他从前还真没考虑过,可给陶康成提意见之后,虽然认为很困难,可建一座属于万邦的影视城的念头却深深地扎根在心底,挥之不去了。

    目前他名下的产业当中,报纸和出版行业都是注定要没落的。特别是等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现在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可张铎依然进入了报纸和出版行业,却是因为现在还能攫取高额的利润。

    可未来真正有发展的,却是影视行业。重生前,国内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已经超过一百三十亿,每年制作的电视剧达到两万集,银幕数量更是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可在所谓的业内人士眼中,国内的电影院线数量依然远远不够。在好多二三线城市当中连一座电影院都没有,而如果这些地方都能覆盖到的话,华夏的电影市场的这个蛋糕还能做的更大。

    虽然说未来的预期太渺茫,可在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年度电影总票房只有区区十亿的时候,谁能想到几年后就会增长到一百亿元以上,超过十亿的电影都不止一部。

    影视城,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可惜万邦影视目前的实力还是太弱,而兴山市的两位父母官虽然对他很有好感,可在这种十几亿的大项目上,个人的情分未必能有多大影响。否则的话,陶康成就该对他说,阿铎,咱们联手建这个影视城怎么样?可到最后,也只是让他帮着分析定位,提供参考。

    第二天早上,张铎驱车返回滨城,准备找宋思危谈谈。而这时国内的媒体上已经开始报道昨天张铎在兴山一中捐款的事了。

    《松江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是《孟南星回报母校,一掷千金压群豪》。本报讯8月20上午,兴山市第一中学举行了2001年秋季开学典礼暨助学捐款大会。到场的领导有兴山市市委书记魏景明,兴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陶康成,兴山市市委秘书长陈玄成,兴山市政府副市长姜敏才,兴山市市政府秘书长孔元良,兴山市教育局局长钱宏业,兴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袁高杰,兴山市第一中学校长江治平,以及兴山市的一些知名企业代表。

    ……

    其中兴山市江河水利公司捐款六十万元,兴山市龙腾建筑公司捐款八十万,兴山市五丰粮业有限公司捐款一百二十万,兴山市第一建筑公司捐款一百二十万,兴山市兴山啤酒厂捐款一百五十万。

    而孟南星捐款的数额是两百万整,不仅力压兴山群豪,更是创下了近三年来,文化名人对母校捐款的最高纪录。孟南星这种富贵不忘根本,回馈母校,回报社会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大力赞扬和学习的。”

    《松江人民日报》是松江省的喉舌,文中又涉及兴山市的一二把手,所以在报道的时候,文风比较严肃。而像《楚天日报》、《东南都市报》、《南方新晚报》的报道的文风就相对活泼一些,都在最后踢王诚一个窝心脚。

    《楚天日报》就在报道最后写:“之前的最高纪录是王诚给所在的大学捐了一百二十万,仅仅比孟南星捐款的一半多了一点。但我们要看到的是,那时的王诚已经出道五六年了,收入也曾高达五六千万,而孟南星作为一个仅仅成名一年的新人,却能给对母校一掷千金,力压兴山本地群雄,豪捐两百万元,却是难能可贵。”

    王诚看《楚天日报》的时候,当真气得暴跳如雷,再看《东南都市报》、《南方新晚报》,基本也大同小异,至于其他的娱乐小报,写的更为不堪。

    此刻的孟南星、王诚并称为武侠小说两大宗师,号称“南王诚,北南星”,谁身上有点什么新闻,媒体上一写的时候,肯定对比另一个人如何。奈何王诚之前在所谓“不伦之恋”的舆论争论中大败,被媒体黑的够呛。如今却是黑成了习惯,现在哪家报社的记者在写有关孟南星的新闻时,若不捎带着手黑王诚两句,那简直就是浑身都不舒服了。

    此刻王诚正在圣心影视公司跟戴安民谈《龙行天下》改编的事,看了报纸之后,气的七窍生烟。

    “安民,我王诚自认重义轻财,这么多年,给学校、基金会、十字会的慈善捐款,少说也有三四千万。可那些报纸却全然看不到,只是一味地黑我,真是气煞我也!”

    戴安民手里攥着《松江人民日报》,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放下说道:“王诚,媒体的德行,你应该知道,过段时间我叫人替你公关下就好。可你看这个报道就不觉得奇怪吗?书记、市长亲自到场,兴山本地土豪竟然没一个人捐款数额超过张铎,你不觉得这更像一场作秀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画饼充饥

    王诚听了,恍然大悟道:“像我们这种通俗小说作家,在读者看来极为风光,可在政客眼中却是不值一提,兴山市如此捧张铎,里面肯定有问题。”

    戴安民则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说道:“军子,给我查一下兴山市里最近有什么关于孟南星的流言,特别是有关这次捐款大会的,查到了马上通知我。”

    戴安民挂了电话后,继续跟王诚商讨《龙行天下》的改编事宜。《后三国演义》虽然在收视率上败于《天龙八部》,却只能说是不得天时,非战之罪。况且盈利方面比预期也仅仅是低了三个点而已,基本完成了预计目标。

    圣心影视公司实力未损,盈利颇丰,自然要继续投拍电视剧。因为《天龙八部》的火热播出,市场上对武侠剧的需求剧增,各大影视公司纷纷上马,扎堆拍摄武侠剧。

    武侠小说当中,华夏国内目前首推的要属孟南星的作品。可他身为万邦影视的副总和股东,自然不会把影视改编权外卖。而除他之外,便要属王诚的武侠小说最好了。

    圣心影视公司从前是靠军旅作家支持,主旋律影视剧起家,跟王诚没什么来往。这次《后三国演义》的合作,虽然其中有些摩擦,总体上却还算融洽。加上王诚为人虽然有些狂妄自大,对朋友却绝对没得说,让戴安民生出招揽王诚的心思。王诚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就加入圣心影视公司了

    yuedu_text_c();

    俩人谈的好一阵,戴安民桌上的电话响起,接起之后,便听对面说:“老大,查到了。魏景明和陶康成同时出席捐款大会,据说是因为市里想让张铎为兴山的旅游景区代言,这事昨天下午就传遍了。可今天早上却有消息透露,说市里打算改旅游景区为影视城,准备筹建北方第一影视城。”

    戴安民“哦”了一声说:“知道了!”便挂掉了电话。王诚却急不可耐道:“安民,什么情况?”

    “哦,听说兴山市打算改景区为影视城而已!”戴安民轻描淡写地说。

    王诚却惊讶道:“建影视城?凭借兴山一个声名不显的地级市,有这个实力?”

    戴安民说:“兴山这个地方我去过,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北依兴庆山,南靠松江,东接莲花湖,中间是广阔的松江平原,倒是个建影视城的好地方。”

    王诚却笑着说道:“安民,心动了?目前国内的几家影视城,可是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啊!而且他们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北方的影视城还不多!”

    戴安民笑道:“说实话,看着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如此赚钱,我一早就心动了,只是一来没有合适的地点,二来公司的资金也始终不宽裕,才没付诸行动,如今却是机会难得啊!”

    “既然如此,咱们还是早点跟兴山联系为妙,万邦的宋思危过于谨慎,不会太快下决断,我们刚好可以打个时间差!”王诚说道。

    戴安民有些意外地看着王诚,“想不到你对宋思危看的还挺准的啊!”

    “哼,万邦影视三巨头,如今影视圈谁人不知!咱们如今在题材、档期上跟他们多有冲突,我自然要多了解一些了。”

    戴安民一副赞赏的表情笑道:“不错,你倒是令我刮目相看了,咱们现在就跟兴山联系,来个先下手为强。”

    在前往滨城路上的张铎,并不知道有人看出了他此次兴山之行的玄机,更是要抢他的劳动果实,而是踌躇满志地赶往万邦影视。

    到公司楼下,张铎停好车后,直奔公司里宋思危的办公室,一路上员工们的问好声不绝于耳,张铎只是微笑点头。敲门进来之后,宋思危见是张铎,笑着说道:“阿铎,你回来的好快啊,还以为你会在学校多呆一段时间呢!”

    张铎在沙发上坐下说道:“出了一些变故,就先赶回来了!”

    宋思危瞳孔微缩,面色凝重道:“我从报纸上得到消息,你这次衣锦还乡,风头却是出尽了。还有什么变故,让你如此急着赶回来?”

    张铎接过宋思危秘书递过的茶水,喝了一口说道:“哪有那么容易出风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兴山两位父母官如此捧场,我却不得不还他们一个人情了。”

    宋思危叹气道:“的确如此,他们的情分可不好还?他们没提什么特为难的要求吧?”

    “他们只是想让我为兴山景区代言,帮他们做做宣传而已!”

    宋思危笑道:“不错啊,你本身就是兴山人,现在名气也响,由你出面,简直再好不过,他们能想到这个主意,不简单啊!”

    张铎有些尴尬地笑着说:“我却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现在,代言的事已经放一边了。”

    宋思危一脸紧张地望着张铎,“你出什么主意了?”不怪他如此紧张,实在是张铎这人想法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根本无迹可寻。有些主意妙不可言,有些主意却馊不可闻,不得不让宋思危担心。

    “兴山市的景区只建成了一期,剩下的却是遥遥无期。我建议把景区剩余部分改为影视城,建一座北方第一的兴山影视城。”

    “那兴山市什么反应?宋思危问。

    张铎说道:“他们现在对这个计划还在考虑中,对于影视城什么定位,如何筹建,将来如何经营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让我帮着参考参考,我这不就回来找你了?”

    宋思危听了,只觉得心里纠结的慌。要说好吧,影视城计划太过复杂,怎么规划,由谁出资,何时建成,建成之后如何配套经营,里面一大堆的问题,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

    可要说坏吧,这主意还真不坏。宋思危经常研究国内影视剧市场的数据报告,得出的结论却是华夏的影视剧市场大有可为。虽然现在还有些低迷,但未来的繁荣是可以预期的,也许是三年五年,也许十年八年,总会有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而如果万邦能建一座影视城并成功运营的话,就相当有了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公司财务的稳健极为有利。

    问题是张铎除了一个把景区改成影视城的念头外,也没什么具体的计划。却如同画了一张大饼,告诉陶康成和宋思危,这个饼很好吃,非常好吃,只要您们能做出来,保证美味至极,却没有具体的做法,给两人画饼充饥,让二人心中激动,却落不到实处,着实纠结不已。

    “阿铎,那你什么想法?是就打算帮他们出出主意,还是想参与到影视城的建设中去?”宋思危问。

    张铎说道:“我是希望咱们万邦能参与进去的!”

    yuedu_text_c();

    宋思危思考半天,最后还是说道:“其实我是有这个念头的,可细细想来,却有些不妥!咱们万邦现在同时开拍《亮剑》和《射雕英雄传》,《小李飞刀》也在准备之中,而你后面的《神雕侠侣》也是要拍电视的,几部剧虽有时间差,却还是排的太密集。对公司的资金链造成一定压力。况且一座影视城投资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咱们万邦影视也没那个家底啊!”

    张铎想想,倒也是那么回事。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无意间提的一个想法,不仅是给陶康成、宋思危画饼充饥,便是对他自己而言,也是画饼充饥而已,反倒让他感觉更“饿”了!

    见没什么可在讨论的了,张铎请宋思危帮着搜集一下资料,他好以此写一篇兴山影视城的规划书,宋思危自然满口答应。

    出了万邦影视,张铎开车直接去万盛图书批发公司。他要回滨城的时候跟蒋先诚沟通过,蒋先诚告诉他《神雕侠侣》第一册单行本已经印刷完毕了,《亮剑》的书号也申请下来,现在就等着开印,只要先印出十万册,万盛图书就可以随时开业了!

    张铎到万盛图书,便是过来跟蒋先诚商量开业事宜的。进了总经理办公室后,蒋先诚忙起身过来迎接,笑着说道:“阿铎,你这次倒是出了不少风光啊!恐怕二十年内的作家里,都没有一位衣锦还乡有你这般气派的!”

    张铎谦虚道:“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哪有那么夸张?”

    蒋先诚惊讶道:“地级市的书记、市长同时参加一所中学的开学典礼,这是多高的规格啊!明眼人一瞧便知道是因为你的缘故。”

    听着蒋先诚夸奖的话,张铎却不想就着这个话题继续讨论。而是说道:“蒋叔叔,这个问题就不再讨论了。我想知道,咱们的图书发行公司开业的话,能有多少渠道,又能拿多少书?”

    听张铎如此发问,蒋先诚有些犹豫,最后叹气道:“现在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松江人民出版社的缘故,新华书店根本不同意跟我们合作,国内其他的图书批发公司也没什么信息反馈过来,就怕开业之后,咱们的书却没地方上架销售,丢了面子不说,连生存都成问题啊?”

    张铎闻听,不由惊讶道:“有这么严重?”他一直把松江人民出版社看的很强大,却没想到会强大到这地步。其实松江人民出版社实力只能算一般,可它背靠的华夏人民出版社却是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加上那些兄弟分社,国内任何一家图书批发公司,都不敢小视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封杀令。若是为了赚《神雕侠侣》一部单行本的钱,却得罪了出版市场上的“华夏人民”系,任谁也要好好考虑考虑的!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万盛开业

    蒋先诚苦笑道:“情况比我们最初的预计要严重的多,之前联系的那些图书批发公司,没有一个反馈信息回来。”

    张铎愣了下,一脸惊愕地说:“连一个也没有?”

    “一个也没有!最初我也不信,后来打电话亲自去问,才知道是松江人民出版社在业内对我们下了“封杀令”,如果有那个批发公司敢进我们的书,他们就再也拿不到一本‘华夏人民系’出版的书籍了。”

    蒋先诚语调凄凉,表情落寞。他刚加入万盛图书的时候,也是雄心万丈,觉得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一展才学。虽然会被松江人民出版社压制,但依靠国内那些图书批发公司和私营书店,即便在渠道上会吃一些亏,销量有所下降,生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却不想,现在连开业都成了问题!

    张铎缓缓地坐到椅子上,好久才说:“想不到,我竟然还是低估了松江人民出版社!”

    蒋先诚走到张铎跟前问:“那咱们的开业时间?”

    “按照原定时间开业!”张铎斩钉截铁地说。

    蒋先诚又问:“要是开业后依然没有批发公司上门,该怎么办?”

    张铎抬头望着蒋先诚,目光有如实质,看的蒋先诚很不自然,他避开张铎的眼神,说道:“我是担心如果开业后连销售渠道都没有,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声誉和盈利,咱们是不是先把渠道联系好,毕竟我们不能自己去卖书。”

    张铎发现一件事情,蒋先诚虽然才智过人,在决断力上却有些欠缺。毕竟是文人出身,把事情想的太细,有时候容易瞻前顾后,缺少一往无前的气势。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说的便是如此。

    可问题是万盛图书预定的开业时间已经公布出去,业内各大书商也知道万盛图书跟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