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动摇(1/2)

    对后金军来说,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

    对面两公里外,自从后金部队翻越困龙坡后,明军的阵列就一直静静的屹然不动,没有以往和东江军关宁军交战时候热血沸腾的鼓声,义愤填膺的叫骂,将领们骁勇家丁骑马驰骋耀武扬威等传统保留节目。

    有的只是如辽东寒夜的冰冷,和让人头皮发麻的沉默。

    自从主动暴露自己位置后,面前明军就一直让皇太极心中发毛,这支军队辽东长生岛的黄石部队有着同样的气质,可给他的感觉更加危险。

    就算是其他八旗将领和普通士卒,面对这样的对手,也都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这时,明军的阵列中央,自动的朝两边分开,一人一马独自朝困龙坡信步而来。

    努尔哈赤正在惊疑不定,待那骑士走进一些,顿时不由自主的喝彩起来。许多的后金士兵也是以一种艳羡的目光投向这名骑士,如果不是八旗军的军法严明,又正在和强敌对峙,他们说不定就要上前围观。

    这喝彩声大部分是给那马的,像莽古尔泰和岳托这两个经常在战场上亲自带兵冲锋的的将领,眼睛更是快喷出火来,恨不得抢过来。

    马是好马,穿越者提供的精选褐色铁岭马种马,体高有一米六几,全身披铁叶子马铠,马头处是一体的精钢抛光板甲,上有装饰云纹,板甲贴合头型,只露出一双眼睛和耳朵。

    马的体高是指从地到马肩隆的高度,而当时东亚主要马种蒙古马的体高很少超过一米四的,如此的高头大马,配上豪华的重骑兵装备,在古代的中国冷兵器战场上绝对是吸引眼球的装逼利器,其视觉效果不亚于在淮海战役上开出一台高达。

    很有趣的是,和明末位面土著做的生意开始卖得最多的,不是各种工业黑科技和牛叉闪闪的军事装备,而是诸如粮食和马匹之类本位面就有的东西。理由只有一个,跟21世纪位面的新中国买划算。

    尤其是马,新中国建国后,一个大家想不到的成就就是中国的养马业。建国前,基本是用马而不养马,很多时候别说去培育新马种,正常的国家育马制度也是不存在的。建国以后,国家极为重视马政,因为中国机械化水平的滞后,在世界上已经萎缩的马匹饲养,在中国焕发出巨大活力。永远健康同志曾经试图建立的标准军队,就是团以下基本依靠畜力,团以上靠机械化的模式。

    1973年,中国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了(1971年)中国境内的马匹统计数量为1100万匹。这个数据不但震惊了世界,和历史上一比,也是惊人的。古代强大的中央帝国也不过就是能育马数十万而已,但是现代饲养已经使得马匹的饲养逐渐规模化和密集化了,日本在二战时其他军工产品急剧萎缩不能满足供应,但是军马却曾经超过百万级的拥有量。

    这种穿越者援助的铁岭马,可谓是众多高贵血统的结晶,先后用顿河马、卡巴金马、苏联高血马、奥尔洛夫快步马、阿尔登马和苏维埃重挽马等品种与本地马及其杂种进行复杂杂交,1960年以后又经20多年有计划的选育而成。然而自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机的广泛应用,铁岭挽马失去舞台,数量锐减。到上世纪90年代,即使在该品种马的主要培育单位铁岭种畜场,也只剩下百余匹铁岭挽马了。2005年底,位于铁岭开发区盘龙山下的刺沟育种基地内,还保存着全国最后30匹铁岭挽马。11年该育种基地现在还有20匹铁岭挽马,公马只有两匹,而这也是该品种资源所留存下来的最后一脉生机。

    对于如今非常现实的中国人来说,几乎没有经济价值的铁岭马还能存在多久,是个很残酷的问题。毕竟它们不像国宝大熊猫,只靠卖萌就能养活自己。

    中国历史悠久本土品种蒙古马,相对好一点,可也不那么乐观。在新中国也曾经有蓄养量千万蒙古马的可怕记录,而现在,2006年整个内蒙统计只有6981万匹,只能靠比赛来保护和传承蒙古马了,牧民现在都开摩托车,谁还骑马?

    因为一些爱马者的苦撑,到现在铁岭马总算还有50多匹的种群。公马6匹。

    在现代中国铁岭马处境尴尬,可是在明末位面却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战略物资,至少五十年内明军如果没有发展成陆军全机械化的程度,对良马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对于和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来说,只有人类的需求才是它们生存发展的动力。铁岭马的延续,既然21世纪的中国没有这种动力,只能靠异界人类了。

    在与朱由校商议后,左冷禅接手了和21世纪位面的军事物资交易,而引进铁岭马这个项目,他亲自出面和菊座谈,为大明朝廷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明会典》里记载万历年京城的马价是20两白银,不过像穿越者提供的铁岭马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经过协商,除在21世纪位面留下一匹种马外,其他的50多匹铁岭马没花钱直接打包给凯申物流运到明末位面,并签下协议,以后如果铁岭马在异界能开枝散叶,必须把同等数量优质种马还给刺沟育种基地。

    后金军队上下都在好奇,世人皆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能骑这样好马的将领,该是何等的好汉?

    而等骑士走得再近些,在阵前五十米外勒马停住,八旗军隐隐从骑士自带的火把光照下看清他那张熟悉脸面时,喝彩声却变成惊呼。

    “毛文龙!!!”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声,数万人的八旗军好似炸了锅一般,慌乱的前排士卒下意识的退后几步,拿起刀枪弓弩对着那单枪匹马到阵前的骑士。

    引进的铁岭马里,仅有的5匹种马,一匹就给了毛文龙,也就是骑在马上的那名骑士。

    毛文龙身着紫花罩甲,头戴六弧铁盔,身形偏瘦,胡须花白,看上去不甚威武,面对后金的千军万马却镇定自若。他随手丢弃火把,款款抬手抱拳,开始朗声说话,中气十足。

    “东江毛文龙!请——八旗之主努尔哈赤,见面一叙!”

    毛文龙的称呼很有讲究,作为大明官员不承认所谓的大金国,天命可汗当然不能说,他是胆大,但又不像某些喜欢找死的逗比开口就侮辱对手,所以称含糊的“八旗之主”回避了这些麻烦。

    一直在阵前的后金高层们,也感到无比的震惊。

    “是他。”皇太极沉声道。

    “阿玛,要不要杀了……”莽古尔泰说话的声音有些不自然,大概也觉得不对,没往下说。

    努尔哈赤把手伸向腰间的刀把,突然眼珠子一转,中途硬生生的停住,拿起马鞭抽了莽古尔泰一下。

    “放屁!”

    说完,拉来身边一匹马,翻身而上,策马出阵。皇太极和莽古尔泰、阿巴泰、岳托等后金大将连同亲兵也上马紧随其后。

    八旗军见努尔哈赤出来,都是欢声雷动。

    “哈哈哈哈——好个毛文龙!”努尔哈赤驰马至毛文龙七八米处,以马鞭指着他大笑,接着又指向身后大军。“瞧瞧你一人,都把我几万八旗军吓成什么样了。”

    在困龙坡的后金上下,都有些羞愧,但也因为努尔哈赤轻松的一番话而释然。一时的失态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最重要的是能赢得最后胜利,这就是常胜之师该有的心态。